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0|回复: 12

郎咸平:中国大妈最好不要再碰黄金

发表于 2015-3-23 06:52: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郎咸平:中国大妈最好不要再碰黄金
每日商报



商报记者汪琦



这两年,中国经济逐渐告别了过去20多年来,年均GDP保持10%以上高速增长时期,转而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在众多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当下,普通投资者如何寻找机会?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来到杭州,在杭州大剧院,用详实、时新的数据,为观众作了一堂生动幽默的投资理财课。郎教授认为,在经济大环境低迷的当下,市民仍可以在股市、楼市寻找机会,而“中国大妈”们,最好不要再碰黄金。讲座完毕后,郎咸平还接受了市民的现场提问。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最大软肋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不好,去年很差,今年、明年可能会更差。2011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量是45万家,3年之后,减少了10万家,也只有35万家。民营企业由2011年的27.3万家减少到了19.5万家,3年内足足减少了26%。



再看1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如果当月整个制造业人数比上月少,指数就低于50;如果比上月多,就高于50。过去只是偶尔降到50以下。从2012年5月之后每一个月,制造业人数和上一个月相比都是下降的,一直下降到了今年2月份的47。



制造业危机是中国经济的最大软肋,波士顿制造业成本指数反映,全球25个大的经济体中,法国、德国为124,日本、英国111,中国、美国、韩国为99,泰国、印度为88。



中国经济实力和美国相差一大截,但是制造业成本却与美国处于同一档次。再从1美元工资创造产值比较: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81美元,美国、日本为3.1-3.3美元,中国为2.86美元,中国甚至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这就是去年以来佳能、松下、夏普、本田、日本大金、TDK、优衣库等一大批日资制造业企业,以及通用电气、福特、陶氏化学等一批美国制造业企业,纷纷迁回本土的原因,中国制造业正在逐渐失去竞争力。



楼市已经进入“常态化发展”时期



有些专家教授说,房地产产能过剩非常严重,达到23%,以后房地产一定暴跌。胡说八道!衣服的500%产能过剩,比房地产厉害得多,全国服装库存超过100亿件,如果所有服装厂5年不生产,都消化不完。你们去买新款衣服的时候,价格暴跌过吗?怎么可能?你只要面料、质地、时尚、品牌好,还不照样热卖。



房地产也是一样,过去,什么房子都涨,什么房子都跌,都是不正常的,习惯了。而从去年以来,中国的楼市进入常态化发展,什么是常态化?好的涨,坏的跌。



数据说话,楼盘只要满足4个条件,必然不会暴跌。第一、具有本地特色,比如靠近西湖,第二、学区房,第三、交通优势,比如地铁房,第四、刚需房。



如果四个条件都满足,那么就算跌,也迟早会涨回来。反之,如果一个条件都不满足呢?一定暴跌,不要怀疑,很正常。



再从全国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去年以来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数据来看。北京,价格微跌,5%不到,交易量大涨;上海,去年8月房价最高点,之后,微跌,交易量暴涨;广州,去年7月房价最高,之后房价跌,交易量上涨。深圳,房价跌,交易量涨。



杭州去年2月最高,之后,房价大跌,交易量大涨;东莞,8月最高,之后房价微跌,交易量暴涨。全国呈现相同的趋势,房价下跌,交易量上涨。



这就是走入了常态化发展,价格下降,交易量上涨,价格上涨,交易量上涨,符合房地产走势的经济规律。



今年炒股要跟着国家改革的节奏走



去年股价为什么会上涨呢?很多专家说,很多资金从地产转到了股市。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去年全国楼市交易量都是上涨,哪里有下跌?说明资金没有离开楼市。



从去年的股价走势图,7月11日开始上涨,当天,电信改革;7月25日,银行改革,成立3家民营银行;8月27日,石油行业改革;9月10日,电力改革;9月11号,航空领域改革;9月26号,第二次银行改革,又批了两家民营银行;11月10号证监改革,沪港通实施……



去年股价一路上涨,无一不是伴随着改革政策的出台,一路冲上了3200点。什么意思,改革能带来红利。而今年1-2月份,一直没有改革的政策出台,指数就一直在3200点上下游走。因此建议投资者,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查一下,政府将要出台那一项改革,相关板块一定大涨。



“中国大妈”买黄金还要亏下去



大家都听过中国大妈炒黄金的故事,我告诉你们,中国大妈还要亏。为什么?中国大妈普遍不学习。黄金受什么驱动?美元汇率,美元涨的时候,黄金有70%的机会下跌。



从去年1月1日到11月1日为止,美元一直上涨,黄金一路下跌。但到了11月,美元涨,黄金也涨。这是为什么?一旦碰到危机,两个一起涨,什么危机?乌克兰危机,全球抢黄金抢美元。危机一过,又回到了美元涨,黄金跌的趋势。



未来呢,只要没有危机,美元涨,黄金跌。



吃喝玩乐相关行业未来一段时间会很好



经济不景气环境下,企业怎么做?制造业危机全面爆发,但有些行业却会更好。举个例子,为什么现在的片子那么烂,还有那么多人去看?经济规律证明,经济不好,电影娱乐业却会向上。



此外,网购今后会更好,经济不好,老百姓口袋更没钱了,他们想花更少的钱买更多东西,怎么办?只有网购。这就是为什么成就了阿里巴巴,成就了马云。以后零售业会更差,更多商场商店会相继倒闭。



还有,物美价廉的低端消费品会成为主流,中端和高端的消费品会卖得更差。



所以想做企业,必须和娱乐相关企业,做网购,离开中高端,走入低端,面向大众化发展。



郎咸平答市民现场提问——



问:请问下郎教授,人民币未来的走势?



答:人民币从去年以来,兑美元贬值了2.9%。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因为美元太强,日元在相同时间内贬值了13%,欧元贬值了21%,人民币兑日元升值了10%,对欧元升值了18%,我们只贬值了3%不到。就是因为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其他货币全部贬值。



人民币非常辛苦地跟着别人走,我们是次强货币。未来,日元、欧元贬值是获得美国很赞同的,但美国不允许人民币大幅贬值。因此,人民币不存在贬值的客观条件;此外,主观方面,2011年以来,中国外贸一直是巨额贸易顺差,2011年,1000多亿美金,去年是3800亿美金,这么大顺差,没有贬值的条件。我觉得,人民币继续走强。官方态度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该在6.1-6.4之间。



问: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从现下很多报道中可以看到,政府都在鼓励,甚至要求银行机构加大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力度。这些企业为什么从银行很难借到钱?银行,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就是要零风险,只能做央企,大企业,很难做小微企业,也不能做高新技术产业,这部分业务不适合银行发展。



美国为什么会有苹果这样民营高科技企业出来,靠什么融资?就是靠纳斯达克,靠股票市场融资。因为风险越大,股价越高,这是尖端科技,小微企业最佳的融资方向。目前我们国家也朝这个方向努力,股票市场有三板,创业板,让这些小微企业直接从市场融资,脱离向银行融资。银行今后就只给低风险大企业放贷。



问:跨境电商的发展看法?



答: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按照马云说法,电商在中国未来会取代50%的实体店。而美国目前,电商零售份额15%,几乎已经到顶了,再向上非常困难。



中国电商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而实体店日渐式微?主要是中国实体店各种费用高,导致商品价格比电商高得多。事实上,美国实体店的价格要比电商便宜10%,中国电商的价格比美国的实体店还要高上10%,不是中国的电商太便宜,而是中国的实体店太贵。



电商大面积取代实体经营并不是什么好事,电商需要的人手比实体店少得多,这会让失业人数大幅上涨。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实体市场,政府要通过扶持实体店,制造行业,建更多的工厂,未来才有发展前途。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06:52:44 | 查看全部
供大家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06:53:16 | 查看全部
听过他的一次讲课~有一定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06:53:39 | 查看全部
房子和衣服的比较不敢苟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06:54:10 | 查看全部
他对中国政府的批判力度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3 09:57:53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湖北三鑫黄国强)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10:01:27 | 查看全部

回 5楼(纤手香凝) 的帖子

谢谢老师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3 10:11:59 | 查看全部

回 6楼(湖北三鑫黄国强) 的帖子

宝林经常在领导面前表扬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15:51:12 | 查看全部

回 7楼(纤手香凝) 的帖子

谢谢大家的厚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00:13:24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湖北三鑫黄国强) 的帖子

深夜来灌水,四处静悄悄。也不失为一种享受,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