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范待完善
“目前,3D打印建筑的施工方案介于3D打印和常规的施工方式之间。”廖含文解释道,“在打印完建筑部件之后要对它进行局部切割,之后再将大型部件及其构件调运到施工现场,然后到现场进行拼装。只需要用传统的方式打下地基,然后把构件码在地基上,类似于搭积木一样,一层层搭上去就可以了。”
相关专业人员表示,由于所有的墙体都是承重墙且打印的工程材料坚硬,所以房子设计的时候只设计了横面钢筋。虽然房子看似空心,但承重能力可以达到建筑规范。
“现在的3D打印建筑是通过逐层紧压的方式,使建筑在坚固性上达到要求。目前,3D打印建筑在经过结构计算后,允许有一定的空心率,但它整体承重的密度和承受力应该可以维持建筑空间的承受需要。”廖含文说。
对于3D打印建筑是否符合建筑规范这个问题,廖含文认为目前法律上的定义还比较模糊:“建筑设计规范分类很细,一般建筑在施工完成的验收阶段需要分类评估,比如防火设计是否符合消防规范、楼层间距是否符合日照规范等等。3D打印建筑如果要以建筑规范来验收的话,目前还只能以现行的建筑规范来进行评估,如果每一个项目都符合建筑规范的话,那么这个3D打印建筑就是合法合规的、可以投入使用。”
但廖含文同时也提醒,在具体的工程验收阶段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比如仿木建筑有木建筑的工程验收规范,钢结构的建筑有钢结构的工程验收规范,而3D打印建筑目前并未出台相应的规范,主要是通过各个功能性规范来衡量它是否合格,但从其结构本身来说目前还没有办法验证建筑的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