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喜欢听歌也特喜欢唱歌,时不时还写点歌词什么的。尤其是那些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老歌、军旅歌、经典歌,我大多可以随着音乐的节拍哼上几句来。比如军旅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咱妈......你身在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躺在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 你露出笑容时,有人她乐开花。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咱妈......”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句句说到心坎上,唱在心窝里,我几乎是唱一次流泪一次。
  我老母亲85岁了,还一个人住在乡下。本来我们姊妹有6个,分别在北京、重庆以及忠县、石柱一二三线城市工作和生活。我父亲去世比较早,当时我母亲只有57岁,我们姊妹都劝她再找个伴,也有她过去就认识的一些老人主动找过她,可她就是不肯再嫁,一守就是近30年的寡。要是在古代的帝王时代,真该给她建一块贞洁牌坊了。
  我经常打电话,她都要许久才接听。要么她在喂猪,要么她在地里弄庄家。我问她最近身体怎么样,她总是说好着呢,让我别担心。她倒是每次要嘱咐我三句话,少喝酒、注意安全、干好工作。有几次我明明从我表弟那里知道她生病了,还病得不轻,输液都输了几天,可她从不告诉我们,说没大毛病,不厉害。我知道她是怕我们担心,影响工作。
  后来,我们几姊妹也分别要她跟着一起生活。我说,你现在年岁大了,不比以前,生病了怎么办?跟着我们一起享享清福多好啊!可老母亲她哪里也不去,非要一个人守在老家不可,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在城里。她说,城里有什么好?除了高楼还是高楼,谁也不搭理谁,谁也不认识谁。哪像我们乡下,一个院子里有说有笑的,谁家有个什么事不用吆喝,大家都会上门帮忙。还说城里车多,让都让不及,吐个痰也不方便。说一千道一万,她就是舍不得那块她守了大半辈子的土地,舍不得那几间老屋和老屋院坝前的那几棵杨柳树、核桃树和万年青,舍不得那里有她和父亲的回忆啊。她说她看到土地就高兴,就精神,就不生病。在她老人家的骨髓里,这个世界上最肥美的是土地,春雨后的田野,催化而复苏,滋润而肥沃,生发万物。
  我知道,她的根在农村老家那块土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