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顺溜在乱枪中死去。其实,我早就看到《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结局报道,但当我7日晚看到电视画面的时候,还是鼻子发酸。顺溜真不该死。我看到网上好多人都在为顺溜设计结尾,都希望他活着,但他死了。作为一个军人,他死得壮烈。在我心中,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这个冰冷的结尾,提升了整部戏的分量。
在剧中,顺溜亲眼目睹姐姐被日军侮辱自杀、姐夫被日军杀死,但为完成狙击任务,埋伏在草丛中的他忍着巨大悲痛,没有暴露自己,终于伺机射死了日军司令。可回到营地,在他铆足了劲儿想要替姐姐、姐夫报仇的时候,日军投降了。新四军的纪律要求他不能报仇。但他已有了必死的决心。
我看到顺溜的姐姐遭侮辱的时候,恨不得端起顺溜的枪,将那些嚣张的日本鬼子一扫而光,而这时的顺溜,眼里射出的是仇恨的怒火,他的念头只要一闪,扳机只要一钩就能把仇人坂田射死,姐姐就能得救,但顺溜没有这样做。有无数人会选择开枪,但是顺溜没有。司令员交待的任务必须完成,发生任何事都不能暴露自己。顺溜是个真正的军人,真正的血性男儿,一根筋。而在结尾,顺溜站在水塔上端枪面对投降的日军,他眼里更是怒火喷射,他的念头只要一闪,扳机一钩就能把仇人坂田射死,但他也没有,他只射落了日本国旗,打穿了日军司令的骨灰盒。他的选择是英雄的选择,顽强的意志控制住了自己。他是军人,军令不让他射击投降日军,他遵命了,他的意志如磐石般坚硬。
结尾出人意料。中方军人竟然为日本侵略军的生命担忧,担忧顺溜开枪。这就排除了以往电视剧的概念化,使得整个剧情有了张力。于是,我们看到国共两党的军人开始交往,互通电话,甚至互相谅解,共同面对一个问题——遣送日本战俘安全回国,以人道主义的方式。而此时,我们的顺溜却处在报仇与纪律约束的巨大矛盾中。悲剧就这样发生了。最后是国民党军的枪炮对准了顺溜,不是因为顺溜是自己的敌人,是他们要执行任何人不准向日本人开枪的命令。
这部戏给人启发。一是抗日战争是一座影视创作的富矿,可开掘的内涵很丰富。各色人物的命运在民族战争的大背景下,具有无限可能性。二是我们完全可以塑造有个性的民族英雄。这样的英雄有棱角,有缺点,但有血有肉。我们精神上需要这样的英雄。正如丹纳所言:“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英雄与神明,在自己心中发现了英雄与神明,再用传说培养;等到民族踏进未曾开发的新时代与未来的历史,那些人物的不朽的形象,便在民族眼前逐渐放出光彩,有如指导与保护民族的善良的精灵。”《我的兄弟叫顺溜》就是用“传说”的方式来塑造我们的英雄,这样的英雄惊天地、泣鬼神。一开始,对《我的兄弟叫顺溜》没有太多关注,开头我觉得拍得并不好,而到了后来,才看进去了。王宝强饰演的顺溜,仿佛有了生命,我为顺溜的生命而喜而悲,演员跟角色融为了一体。
我无比痛恨日本侵略者。顺溜石雕般立在硝烟中,他永垂不朽。于是,在纪念七·七事变72周年的夜晚,我为“顺溜”急就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