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半年,全矿职工在工作面接替紧张、采场环境恶劣、井下自然灾害多等困难条件下,安全回采原煤81.69万吨,掘进进尺5488米,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安全总体形势平稳……”
近日,在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矿召开的7月份工作会上,该矿对上半年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矿围绕“坚持科技兴企,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构建美好和谐新桃园”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紧扣安全主线,突出安全效益,推动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矿井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
夯实安全之基,推动矿井安全发展。该矿在认真总结安全工作得失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安全设施基础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落实,扎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并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作为改善职工生产环境、遏制安全事故、夯实安全基础的治本之策。实行月度安全工作计划,用“尺子”和“数字”说话,力求过程达标、动态达标。围绕多年来制约该矿安全生产的水、火、瓦斯、煤层、地压等“瓶颈”环节,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圆满完成瓦斯升级改造工程,大大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用先进的安全理念引导职工,形成“我的安全我负责、他的安全我有责、全矿安全都尽责”的安全文化氛围。在职工安全培训上,建立了培训激励机制,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提高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技能和安全素养,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走机械化之路,推动矿井高效发展。该矿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推进生产工艺改革,走机械化发展之路,先后在10煤、8煤、7煤等煤层工作面成功实现综合机械化回采,开创了淮北矿区大倾角、薄煤层实行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先河,实现了由传统炮采向机械化开采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生产布局由全部炮采逐步过渡到“一综两炮”,再到“两综一炮”,矿井的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大力推行掘进机械化,综掘队由无到有,目前有两条煤巷综掘作业线,并为新区建设输出了一支煤巷综掘队。同时在矿区率先组建岩巷综掘队,成功实现了岩巷快速掘进,大大提高了掘进生产工效。
借助科技之力,推动矿井创新发展。该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技兴矿”的思想,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矿井科技水平。大力推行先进设施和技术的使用,开展了主副井系统、地面变电所等大量设备更新改造项目。针对7煤巷道煤层及围岩特性,加强科研攻关,实现了三软煤层的综合机械化掘进和综合机械化采煤生产;针对瓦斯灾害开展了大倾角临近层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瓦斯压力测定新技术及应用研究,取得了突破。与中国矿大合作,开展了皖北第一深井新副井突出煤层竖井揭煤技术研究,保障了新副井的安全竣工。研发的揭煤工艺与技术规范将成为国内外深井突出煤层安全揭煤的技术参考与设计依据,该项成果被煤炭协会评为“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获得了集团公司刚刚召开的第十次科技大会“科学技术特等奖”荣誉称号。同时,针对构造带瓦斯治理技术,采用综合技术手段治理,有效保证了1062、1064两个高瓦斯大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该项目获安徽省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获集团公司专题研修继续教育成果一等奖。针对威胁矿井生产的“四含水”威胁,开展了“四含”富水性及回采上限研究,解放并安全采出受水威胁煤量40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去年配合集团公司与煤科总院共同研究开发了煤矿安全生产联动联合监控系统,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些科研与创新成果的应用,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了矿井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矿井安全高效创新发展。该矿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行业级安全高效矿井,并被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授予“科技进步先进矿井”荣誉称号。(石启元)
地址:安徽宿州市南郊桃园矿
邮编:234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