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基层创新给力生产提效
——石煤机公司王立强创新工作室小革新促成高效率
本报讯 冀中装备集团石煤机公司一线职工王立强被企业职工誉为车工“超人”,之所以获此雅号是因为他做为一名普通一线车工,凭借着自己的高超技能在国家和省市级技术比武中多次过关斩将,力拔头筹,不仅将“河北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燕赵金牌技师”等奖状、奖杯抱到家中,还把“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的牌子搬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而且就在最近,“王立强创新工作室”通过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评审,由市级创新工作室“晋升”为省级创新工作室。
“创新不和生产结合,就是纸上谈兵。”王立强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7月,6名成员均为一线技术工人。工作中,王立强做为工作室带头人,将全部心思用在生产创新的点子创造和生产实践上。一次接到了加工锚杆接头的任务,精度要求非常高,误差到了0.025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3,按照加工工艺,干一个废一个,后来,他自己和自己较劲,在床子旁呆了足足一个班,想出了自己加工装具,反向进行加工的做法,效果非常理想。
他说“做为一线操作者,怎么省心、怎么省劲儿,怎么快把产品干出来就是创新。”他和工作室成员对锚杆机枢轴体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原来在铣床上一次只能装卡1件工件,经过不断琢磨自制了一个胎具,现在每次能装夹16件,产能提高400%,并大大减低了劳动强度,每年可创造效益10多万元。他们还积极参与新工装、新产品的加工制造,在新型锚杆机的试制过程中,提出了93项技术和工艺改进意见,并被技术部门采纳。同时完成了多种锚杆机的直角接头的加工工艺改进,7套胎具的设计制造,每年就可创效30万元以上。
王立强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设计发明的一种“用于车床加工的新型轴向定位装置”,该装置提高轴向尺寸的加工精度,减少卡盘损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的取得为基层职工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几年时间“王立强创新工作室”在公司办公网上发布创新成果50余项,许多成果“妙招”得到大范围推广或被一线操作者借鉴,有效提高了一线生产加工效率。
如今,王立强带出的10多名徒弟不仅都是各个岗位的生产骨干,有的已经在各类比赛中展露头角。单位领导这样评价王立强的“超人效应”,“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分厂形成了特别好的比学赶超氛围,年轻人都愿意学技术,比技能,比创新,王立强创新工作室为更多的技术工人岗位创新搭建了平台。”
该公司目前拥有省级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创新工作室2个,基层创新工作室12个。(杨颖敏)
地址:石家庄市裕翔街167号石煤机公司党工部
邮编:05000
电话:1553311369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