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0后”汽车技师吕义聪,是汽车技师界传奇人物。而今,以吕义聪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企业创新项目的孵化小基地,在吕义聪带领下,工作室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逾千万元。
他的床头贴着巨幅汽车原理图
来自安徽滁州的吕义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2004年5月份进入浙江吉利集团路桥公司后,他从生产线上的装配工成长为整车装调工,再到技术专员和质量员,仅用三年时间。
吕义聪凭着一身硬本事,于2007年斩获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二等奖、浙江省十大能工巧匠、浙江省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是浙江省职业技能带头人。
入职9年后,2013年,他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而事实上,吕义聪的起点很低。10年前,刚刚高中毕业的吕义聪从安徽滁州老家出发,投奔远嫁台州的姑姑。当时,吕义聪的父母已先后离世,年幼的妹妹也需要照顾,吕义聪只能放弃读大学。吕义聪非常清楚,“我在学历方面没有优势,只能比别人更努力。”
初到台州,吕义聪在一家汽车修理铺当起了学徒,两年的积累之后,他顺利应聘吉利汽车金刚公司的整车调试员。
为了多学技术,吕义聪常常一个人钻进成品车里研究汽车故障,一钻就是几个小时。弄懂了一个原理,他会像孩子般兴奋;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他就赶紧把处置模式记下来;他的床头贴着巨幅的汽车原理图,床边更是放满了各类汽车书籍。
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2007年,金刚公司承接284辆出口车订单,即将交付时,发现汽车有异响。
工作人员都来到了生产现场,所有的可能性都摸排了,所有该更换的零部件都更换了,还是没能排除故障。吕义聪来了,他坐上一辆故障车试验,半小时后,他告诉大家,动力转向液壶和发动机怠速控制阀出现了问题。打开一看,问题果然在这里。
吕义聪除了技术过硬,更是注重技术创新,经常和同事一个零部件一个零部件地拆装整车,寻找技术改进点和创新提升点,拥有50多项改善创新成果,其中2项获国家专利。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吕义聪还将他这些年从事整车调试工作积累起来的排除故障经验整理成册,以供新员工学习之用,他的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厂里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他将这个册子取名为《金刚电器排故手册》,里面涉及到100多项功能件,目前电子版已基本完成。这个册子已成为吉利金刚公司培训新员工的一本“教科书”。
1年完成60余项改善项目,直接效益760万
2008年10月,以吕义聪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2013年3月,以他命名的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运行。
公司特意为吕义聪及其团队建立了固定的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以便于他们立足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培养新生代技术能手等。
“关于控制变速器壳体油污的项目改善”就是吕义聪及其团队的一个攻关项目,他们对故障点进行分析验证,并设定项目改善目标,从零部件质量、问题具体责任人、质量管控、现场作业、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验证、调查、分析,最终得出故障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人员培训不足、检验标准不明确、材料吸油性不足。工作团队针对问题发生的根源,将问题责任落实到人,从是否有标准,是否按标准执行和标准是否正确三个角度,落实质量问题责任,及指定相应整改措施。
为了巩固改善成果、固化标准化管理,项目小组又制作了指导书、警示看板进行完善和更新。仅此一项改善为公司挽回市场索赔损失630万元。
之后一项名为“制动油管装配不良”的项目改善也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上述两项改善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近千万元,减轻员工劳动强度20%以上,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吕义聪及其团队在2013年度完成“LG-4横梁管梁更改项目”等近60余项技术改善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60万元。
吕义聪和他的团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公司工会为此充分利用展台、看板、分享会、报告等形式,大力宣传推广吕义聪创新工作室的好经验、好方法,使先进经验转化为工作实际,扩大劳模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