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靠谱
我们成长的时期,正是成功学大行其道的时期。书店里充斥着各种成功学的书,总有名人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如何在艰苦环境下努力拼搏,最终获得成功,甚至还有人写了本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这种成功学误导了很多人,也很可能是造成浮躁社会风气的根源。所有的成功都难以复制,成功的永远只能是少数,因为社会资源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名人,因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关注了这个人,就没有时间关注其他人。不可能人人都做出卓越成就,因为如果人人都卓越,卓越就不能叫卓越了。所以,当所有人都去复制某个成功时,这个成功肯定早就不是成功了。
成功的永远是少数,意味着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多么有天赋,我们都可能很“平庸”。安德烈说:“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平庸”是他迷茫的根源,也是我们迷茫的根源。安德烈说:“你会失望吗?”他因此觉得辜负了母亲的期望,我们也因此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走出迷茫的第一步,是正确看待成功。成功可以追求,但不能奢求,成功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成为第一目标。如果我们将成功作为第一目标,那么当我们付出极大的代价,最终不能成功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抑郁,甚至自杀。
关于父母的期望,龙应台说得很好:“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对于个人选择(生活习惯、职业选择和婚姻状况,等等),我们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然后再考虑父母的期望。符合父母的期望,但对不起自己,我们会委屈一辈子。只要对得起自己,即使不符合父母的期望,也最终会获得父母的理解,毕竟父母不能代替我们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