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贪官反贪的思考(1)
清朝乾隆时期曾经发生过多起官员贪腐案件,其中有两件案件有些联系,对和珅的人生影响很大。这两个案件分别是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腐案和甘肃冒赈案。两个案件详细介绍会花费很多笔墨,只介绍大概。
首先谈谈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腐案。海宁升任云南按察使,海宁觐见乾隆皇帝。按照清朝的惯例,高级官员上任前,皇帝会接见他。海宁虽然对李侍尧不满,也了解一些李侍尧的贪腐行为,但惧怕李侍尧淫威,在皇帝面前大夸李侍尧。私下里,海宁却说了李侍尧很多坏话,其中就包括贪腐。乾隆知道后大怒,当着我的面把李侍尧夸的天花乱坠,背后却说人家坏话,两面三刀,这不是欺君嘛。乾隆下令将海宁抓起来。在酷刑之下,海宁揭发了李的贪腐行为。海宁辩解说:李侍尧的贪腐行为,他只是听说,没有真凭实据,并非有意欺瞒皇上。以上就是李侍尧贪腐案的起因。
乾隆派和珅为钦差大臣,去云南调查李侍尧。当时和珅只有30岁,官居二品户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那时候和珅还不是贪官,年轻气盛,很想有一番作为。查办案件非常艰难,具体过程就省略了。和珅不辱使命,最后查出李侍尧贪污受贿35000两白银。
如何处置李侍尧?乾隆皇帝太为难了。李侍尧历任封疆大吏,在总督中最为出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臣,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按照大清律例,李侍尧要被斩立决,但乾隆皇帝并不想杀他。如果法外开恩,免李侍尧一死,恐怕招来非议。于是,乾隆让和珅先提出一个判决意见。将皮球踢给了和珅,希望和珅能够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和珅很痛恨李侍尧,巴不得将他千刀万剐。和珅虽然年轻,但老谋深算,这也是和珅过人之处。李侍尧应该判啥罪不重要,自己想怎么样判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乾隆皇帝的意思。以前的贪腐案件,乾隆处罚都很严厉。皇帝到底啥想法?和珅一时也把握不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