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贪官反贪的思考(3)
乾隆皇帝想保李侍尧,将案件交给九卿会审。众位大臣没有理解乾隆的意图,把李侍尧判为斩立决。皇帝权利虽然至高无上,但也有所顾忌。于是想出另外一招,乾隆下了一道圣旨,要求各地的总督和巡抚发表对案件的意见。希望有人能够替李侍尧求情,自己可以有个台阶下。
人算不如天算,乾隆弄巧成拙,差点局面无法收拾。很快,各地督抚都上报奏折,纷纷要求将李侍尧斩立决。那位曾经替李侍尧求情的湖广总督富勒浑也赞成九卿会审的判决。一句话,大家都赞成将李侍尧处死。
情况糟糕大大出乎乾隆意料。原来,乾隆皇帝在“征求意见书”中,开头将李侍尧夸赞一番,后面说他晚节不保等等。这些封疆大吏看到圣旨,心里很不是滋味。夸李侍尧精明能干,这不是贬低我们都是窝囊废嘛。你乾隆平时高调反贪,征求我们意见啥意思,是想警告大家吗?于是,督抚们都和李侍尧划清界限,上书要求严惩李侍尧。那位湖广总督富勒浑为何也改弦更张?富勒浑当初替李侍尧求情,乾隆皇帝没有表态。是不是皇帝对我不满意,这次征求意见总算有了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所以,他也上书要求处决李侍尧。
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李侍尧必死无疑。安徽巡抚闵鹗元的一份奏折让乾隆眼前一亮,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到肚子里。闵鹗元接到圣旨,认真考虑皇帝的意图。九卿会审属于终局判决,如果皇帝同意,画个圈就行了,何必如此大费周折。征求封疆大吏的意见绝无仅有。乾隆煞费苦心这样做,一定是不想让李侍尧死。乾隆另有苦衷,不方便自己亲自出面否决九卿的判决,希望有人求情,好有个台阶下。
闵鹗元奏称:“李侍尧以大学士办总督事,贪黩营私,罪无可逭。“惟是李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为,久为中外推服,可否援照八议条内议勤议能之文,稍宽一线,不予立决,出自圣恩。” 这份奏折的意思:虽然李罪大恶极,但他勤奋、功劳大,能否按照“八议“制度,稍微减轻点处罚,不立即处决他。实际上,就是主张判斩监后,死缓。
虽说只有闵鹗元一个人求情,但总算找到台阶下。况且,闵鹗元的理由很充分。于是,乾隆皇帝下旨,按照八议制度,将李侍尧罪减一等,判为斩监后。
李侍尧免于一死,蹲了一年大牢之后,终于咸鱼翻身,迎来再次复出的机会。这次机会和“甘肃冒赈案”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