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天地》编委:
我们在基层从事安监工作多年了,越管越感觉力不从心、胆子越小、越怕出事!因为现在小企业越来越多、三合一、多合一企业真是层出不迭!今天你消灭了一家、明天那边可能又出现一家、后天那家三合一又反弹了!再加上有关说情的、社会上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在惨和,我们一个小小的街道每年都要对三合一企业进行停电的不下于20家,但总是杀不绝!因此我们确实感觉到是坐在火山口,毕竟现在安全监管责任越来越重!而供电部门不是我们的下属单位、每次请他们来停电、执法成本也比较大。我们希望能在尽职的基础上、不要给予乡镇街道基层安监人员这么大的“责任”压力,希望你们报社在这方面给予呼吁。
“三合一”企业指生产、使用危险物品的生产车间、仓库与员工宿舍设置在同一座建筑物内,这类安全隐患可以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头号敌人”和最大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企业员工无法逃生、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企业财产瞬间灰飞烟灭,将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性的打击。
我在安全监管岗位有10多年了,深深感受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给相关方带来的惨痛的教训。尤其是发生亡人事故后,往往造成员工家庭支离破碎,重者甚至给企业老板造成破产甚至牢狱之灾,要牵涉政府各部门大量人力精力进行调解。因此,对“三合一”企业,我们加大了打击力度,发现一家要求整改一家,对不愿整改的企业,联合消防、工商、供电、城建各部门采取强制措施,及至消灭、取缔“三合一”现象为止。然而,在沿海地区,个体小微企业客观上用地紧张与生产不断发展壮大对用地需求之间始终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新生长企业多,“三合一”企业总是“杀不尽灭不绝”。
在一次日常检查中,我们发现位于半山腰处的一座厂房新搬进一家加工塑料制品的企业:门外空地上停放着大货、堆放着塑料配件,然厂房大门紧闭,这座厂房原是一家机械行业,现在怎么堆放着这么多塑料配件呢?我们断定这家企业已换主人了,于是决定进去检查一下。敲了很长时间后有一个员工给我们开了一个小门。进入车间后,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家企业的的布局使我们吃惊不小,进入大门就是塑料产品(电瓶车配件)包装车间,有20来个员工在包装成品,还有两个小孩在里面玩耍;车间到处是易燃的泡沫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及纸质包装箱,安全通道堆满了各类塑料制品,车间设有夹层,夹层二楼是用易燃的三合板隔断的10来个小房间,作为员工宿舍。我们挤过通道进入里面的车间,看到两个喷台,这就是喷漆车间。几个员工正在喷漆作业,他们不顾身体健康未使用任何防护用品,车间未使用防爆灯具、防爆开关,电线未套管安装,电源开关也未安装配电箱,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油漆味和稀释调和油漆用的香蕉水味,易燃的半成品和易燃易爆的油漆到处堆放。这里真是一个随时都会起爆的危险场所!
找不到企业负责人,员工说:老板出去了。也无人能告知其电话,也许是员工不愿告知,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碰到。面对这种极其危险的“三合一”企业,我们当场开出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责令其暂时停产停业,让所有员工暂时停止生产作业,我们给总电源处贴上封条,并告知其整改方法:搬迁车间内住宿人员、车间电线及用电设施按规范改造、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等。这位员工最后承诺说他等老板回来时告诉老板到我们办公室来、但无法在我们的法律文书上签字。
我们等了两天也未见到这位企业老板,这些小微企业大多不愿与检查人员打交道。无奈,我们只好再到企业复查,又见大门紧锁。敲开门后,车间又见一片忙碌景象,安全隐患无一处整改,我们贴的封条早已不见了,仍不见企业负责人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出下策,给供电所发函、邀请供电所配合工作将企业的电表拆下。因为这家企业用电是从当地村公变电接过来的,没有单独的变压器,只能采取拆电表的强制措施促使企业停业整改。
这一招果真灵,企业负责人出现了,他姓李。我们了解到,他原来在邻区的厂房因为“三改一拆”被拆掉了,他是一个月前刚搬迁过来的,本以为这里的厂房属于半山腰处的山坡地,检查人员不易发现,而且房东也保证“三改一拆”也不会拆到这里。所以他觉得可以在这里安心地开展生产了,他说:“没想到、只做了一个月就让你们发现了”。搬到这里后还没有办理好相关手续。这位李老板说:你们先给我把电接上,因为我的产品要等着交货。耽误我交货将受到客户罚款,而且下次将不再给我业务了。并保证会做好安全工作的、“谁家企业愿意发生火灾呢”!我们听着这位老板的话、真是震惊、真是无语!在他心目中、是我们在多管“闲事”了!在这些小微企业老板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心一意扑在业务上赚钱的“敬业”的老板!他们的脑海里根本没有一点“安全意识”。他保证的安全工作说在嘴上而不是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我们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如果不整改好三条最基本最起码的隐患、将永远无法给予恢复生产。并要求他到有关部门办理好相关证照,参加安监局组织的持证安全培训,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保持车间通道、出口畅通。只要他及时整改完毕、等我们验收合格后在第一时间给予恢复生产。
次日,我们接到了供电所的电话,说是李老板“神通广大”,通过有关领导找到供电所了,担保将整改隐患、担保不会出现“三合一”了,要求供电所先给予送电,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以前曾碰到过个别电工私自给企业送电的现象,后来我们通过街道领导与供电部门进行过协调,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将给予私自送电的电工进行严厉处理,发生事故的将追求法律责任,从此之后没有再发生过电工私自送电的现象,但说情的还是不少。我们与供电所进行沟通后,说明隐患不整改进行生产存在的严重后果,要求他们转告相关领导,万一在此期间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故有关法律责任。最后供电所表示未见到我们的书面送电函就不送电。
这位李老板碰壁后仍不思整改、到处找人疏通,我们一位队员的战友找上门来了,李老板的客户也找上门来了,他们来意都很明显:送电,要产品,否则谁来担损失!
我们与街道分管领导事先都已沟通过,不管谁来讲人情,我们将一个口径、铁壁一块:整改未合格不予恢复生产。无奈,这位战友、那些客户都未留下好脸色走了。
我们一边再与李老板讲道理,一边进入立案程序,结合这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按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法规规定及相关程序,经街道案件审理小组协商、报区安监局后,决定对这家企业停产停业及罚款行政处罚。
这位李老板看到讲人情不管用,进行了整改。我们也积极与房东联系,要求房东将职工宿舍腾出一部分让给李老板的员工住宿,李老板请了一个电工按要求对电线线路进行了改造,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答应将参加我们组织的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安全业务知识培训。经验收合格后,我们请供电部门给予送电恢复生产。
李老板的这家小企业的“三合一”现象消灭了,我们祝愿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同时也“警告”他生产扩大后决不能再出现“三合一”反弹的情况。
(赵福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