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自画像为何有慑人心魄的视觉效果?
缘于他使用了一种“以黑暗来描绘光明”的特殊技法
提到欧洲画家,大家可能对梵高印象最深,但是在梵高之前,还有一位被称作“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那就是伦勃朗·梵·莱茵。
此次展览,伦勃朗的自画像也“亲临”现场。画中的他头戴白帽,颜色基调昏暗,眼睛黯然神伤地斜视左下角。“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阴暗背景下的人物。”意大利都灵萨包达美术馆馆长安娜·玛利亚介绍,在伦勃朗作品中,自画像占了重要的地位,“其自画像着意突出脸部的内在气质,仔细端详,从中可发现一种潜在的心理语言。”
事实上,这种慑人心魄的神秘视觉效果源自伦勃朗使用的一种特殊技法——明暗法。“法国十九世纪画家弗罗芒坦称其为‘夜光虫’,这是一种‘以黑暗来描绘光明’的技法。”安娜说。
伦勃朗非常善于将光线聚为一束,“照射”在画面上,以刻画最想强调的部分,而陪衬部分则以虚化的方式隐没。有专家对伦勃朗的画进行过测算,最亮的部分一般都占到八分之一,最暗的部分也占到八分之一,而剩下的则是层次非常丰富的中间明暗调子。安娜表示,明暗交界处会给观者形成不断延伸的视觉感,从而形成像魔术一般的瑰丽光影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