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国家层面的文保工作一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3年4月展开,到2016年底,各类藏品将以名称、保存状态、年代、来源等14项信息入库。近年来,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也是大幅递增,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年增幅40%以上,资金支持覆盖面进一步拓宽。2014年,国家文物局督办文物违法案件64起,重点督办和严肃查处徐州市韩桥煤矿旧址损毁案、阿尔山市阿尔山车站损毁案等违法案件。但即便如此,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尤其是农村文物保护层面,仍存在着不少的疏漏。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长远而言,保护文物是在为历史存档,为“乡愁”留根;眼下来看,保护的时候尽点心、尽份力,总好过遗落海外后,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追索”。
仅凭一部文物法,抑或一个文物局,难以承受中国文物保护之重责。只有全社会都珍视文物价值,在文物保护上“锱铢必较”,更多文物才不会如“肉身坐佛”般,漂泊于国门之外而有家难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