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拿到奖金再要物质奖励不应该
山东兖矿集团 董朋
据工人日报3月13日报道,为企业创下至少2亿元的经济效益,还拿到了一个规格很高的科技创新奖,但是除了精神表彰,企业居然没有给一分额外的报酬!这多少让主导这项技术攻关的张师傅(应受访者要求化名)和他的团队有点心灰意冷。
职工创新成果企业该不该奖励呢?看到这个话题,笔者第一反应是企业必须给奖励,否则对不起创新的团队,会给今后企业职工的技术创新泼冷水。但是看到文章中讲,张师傅有点激动:“可是除了20万元奖金——上级颁奖单位发给整个团队的,企业在物质方面一分钱都没奖励。你说这公平吗?”看到此时,我却突然间冒出另一个想法:张师傅的做法不应该,公司已经对团队发放20万,再要物质上的奖励有点说不过去。
一个团队的创新,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领导的关心,在400多天的艰苦努力下,最终有一个好的成果,可喜可贺,得荣誉,拿了20万的团队奖励,既有面子又得实惠。那么我们反过来考虑这样一个情形,如果经过400多天的努力,最终结果是无一收获,公司是不是可以此为据,不给团队开工资,不支付团队的生活保障,还要团队赔付在试验中消耗材料的费用呢?我想公司不会这样做,公司领导也不能这样想。
任何技术革新都存在风险。失败了,对于个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最多不去创新就可以了,而对于公司却承担着人力、物力、时间上的压力,还要决策是否继续进行还是放弃的风险。由此看来,对于企业的技术攻关,革新成功后,技术团队切不可盲目地攀比和过分地提要求。
我有一位同学叫王力生,他是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机电队主副井调试维修组组长,曾荣获过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05年,他和创新团队针对主井装载系统,通过PLC对装载站的皮带、给煤机及提升机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主井绞车的提升能力,每年为企业增加产值高达1亿元以上。技术革新成功后,他现在仍是一名组长,但是却拥有了兖矿集团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大师工作室,这是用金钱买不到的。这足以说明企业虽没有给他太多的奖金和物质奖励,却给他人生中一个进步的空间。
通过两个例子的对比,笔者认为,拿到团队奖金再要物质奖励,这样的想法不应该。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仅靠一次奖励来兑现。一个人的成长离开企业的培养必将困难重重。让我们敞开心扉,当你为企业赢得效益时,不要计较一时得失,我们终将得到企业的高眼看待,也必会在未来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展示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