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工创新,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不管是真创新还是走形式,大部分企业都会用不同方式鼓励职工创新,有的建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有的建立了职工创新奖励机制,当然也有的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任务逼着职工去创新,假造创新成果。重视职工创新的企业,会下大力气为职工创新开道:比如为职工提供工作室、成立创新领导小组、让参与创新的职工免于日常工作,专心搞研究等,这些都是企业为职工创新提供的条件,也可以说是创效的成本投资。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职工的创新潜力得以发挥,想出了奇妙的新点子,钻研出了更经济便利的操作方式,省时省力还省钱。甚至有的创新成果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经济效益,例如工人日报3月13日报道中所提到的,某技术攻关小组为企业创下了至少2亿元的经济效益,还拿到了一个规格很高的科技创新奖。但是问题也随之来了,主导技术攻关小组的张师傅爆料:除了精神表彰,企业没有发放一分额外的报酬!张师傅为此感到十分委屈。
    话说回来,职工为企业工作,企业为职工支付着工资,提供着诸多便利条件,付出了大量成本,创新成果出来,难道不应该以单位为主体吗?试问,如果职工离开了企业,单打独斗,两手空空,还能为创新出力吗?
不说远了,就说我的一个亲戚吧,他有技术,肯钻研,经常为所在企业提供金点子,为企业创效。后来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懂销售,一个会管理,过来挖他,三个人成立私营公司。没有厂房、没有设备、没有电脑电灯电话等配套设施,这些都需要他们从各处搜寻,尽量寻找最便宜的厂房,购买最便宜的设备,困难的时候,连一张打印纸,他们都会正面用完用背面,空余的地方还会写满程序计算公式。想到以前在企业时,宽敞的厂房、顺手的设备、明亮的灯光,还有用完随手就丢掉的大量的打印纸、一次性口杯、热水等,他感慨地说:创业真是不容易!
    当然我并不想说他创业的事情,而是想通过这件事让资料中的“张师傅”反思,如果离开了企业,离开了一切便利条件,你还会有这些创新成果吗?你的创新思路能付诸于实践吗?在创新过程中,你的技术水平是不是得到了提高?这些可是谁也拿不走的财富,这难道不是企业给你的最高奖励吗?
    一颗种子,只有在土地里才会发芽,一只小鸟,只有在树上才会存活。企业职工创新也是如此,如果脱离了企业,一切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想法也会成为空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