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8|回复: 3

[随笔] 中国茶文化

发表于 2015-4-5 15:40: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茶文化


文/浅笑安然


人活着似乎就是在为衣穿住行而奔波,寻寻觅觅,辛辛苦苦,
一路奔忙,而,无心安静自己。
古人喜静、爱静、好静,故而喜欢饮茶,偶有嗜茶为生。

何为茶,茶不单单是一种植物的叶片,
而是这些叶片饮用后,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安适感,清新感。
所谓茶,包括新茶陈茶,
新茶里面有多少种呢,就无需一一介绍了,单说常饮用的吧。

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而来的头几批鲜叶而加工,
故而,称之为新茶。
为求其新鲜幼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摘,这样的茶被成为明前茶;
雨水节气前采摘的茶,被称之为雨前茶。

我们现代人对茶只是饮用,而缺少了解了,
毕竟,生活之忙碌,生活之琐碎,生活之压力,生活之无奈,
让我们失去了闲情逸致,只以饮茶为习惯,而非了解茶之文化。

有些消费者以追逐为前提,
中国,茶之国,生为国人饮茶之必须,
至于为何要饮茶,茶文化从何而来,有那些典故与茶有关,并不知晓,
只是随着大势,争相购买明前茶,或雨前茶。

春茶并不一定是越新鲜越好。
其实,“茶叶越新鲜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这也是国人普片的一个误区。

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越新鲜越好,普洱茶、黑茶就是越陈越好,
而追求新鲜的茶叶则为绿茶,但即使是绿茶也并非是需要新鲜到现采现喝。

这期间的一道道工序,都是提升它的味道,你必须要等到它一步步提炼,一步步加工;
从采叶、晾叶、收叶,到揉叶、翻叶、烘叶、焙叶,缺一不可,否则,其味必之相差。
茶叶所有的步奏完成后,你在嗅其香,观其色,察其亮,不饮自醉。

此时,你茶桌摆起,茶具备起,明火烧水,
水沸腾后,凉至八成温,冲桌、洗签、清盏,
这才可以放入叶片倒水去水再倒水,香味四溢,略停顿便可饮用。

无论做什么,无论将做什么,出发点都是为了幸福、要舒服,
而茶,便是其中之一的享受。
男人多以饮用红茶,女子多以饮用绿茶;
男人红茶养心,女子绿茶清心;
红茶更淳厚一些,饮用可思、可想、可静;
绿茶清新清心、润喉、排毒养颜。

黑茶价格偏高,亦品种少为稀罕,且苦香涩喉;
如果你加班犯困了,呵呵,饮下一盏保你精神抖擞,且明目滋心。
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惬意?什么才是悠哉?
还是饮上一盏光阴的茶吧!

茶的内涵,茶的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但所有的理解,所有的感受,
都离不开真实的善良思想,饱满的文化底蕴和充实的生活体验。

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待客之道,一般家庭都会备上几种;
高中低档,红茶绿茶为普遍;
女客人多以绿茶,男客人多以红茶;
上客贵客来了,自是好茶奉上。

茶的种类很多,茶的文化很多;
爱茶者多以好静好景之人,爱茶者多以淡泊安然温暖之人,爱茶者多以喜文好墨之人。
关于茶,你就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还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写到哪儿看到哪儿吧!  
   
生活需要适时地糊涂。
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
烦躁了,饮上一盏吧!生活需要适时地清新自然。
人可以拼搏好强,却不能失去一颗安稳且安然的心态,冲动前,饮上一盏吧!

俗话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茶是什么,茶是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的禅韵与禅机。

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用几乎完美的标准要求着别人,也要求着自己,
活得既辛苦又惹来无尽的烦恼,怎么办?饮上一盏茶吧!

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故而,生活中,我们要给自己一颗安静淡泊的心态,
从容舒适且温良;悠远随性且好客;博学多才且自律;安然寡淡且温厚;善良暖心且自制。

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
与茶为友,与茶为识,与茶为知,与茶为己,方为上上策。

人生没有完美,想通了,想开了就是完美;
完美没有具体的轮廓,只有我们对美的审定。
茶似禅,茶似韵,茶似诗,茶,也似美;
就让我们在一盏沉浮中体会对生活的释解吧!

中国茶文化,国人之骄傲,民之根本,文之灵魂,人之心胸。

#禅茶一味# http://url.cn/3OaFX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6 09:43:27 | 查看全部
茶文化,从来和其他文化是姻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6 09:43:32 | 查看全部
问好安然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14:10:54 | 查看全部
中国茶文化,国人之骄傲,民之根本,文之灵魂,人之心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