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确理解批评的实质
“有了批评,这说明有人看我的节目了,有人注意我了,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批评,把它贴到墙上随时提醒激励!”这是我在《中国青年》2009年第11期里看到的一句话,出自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倩。她认为,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
一般而言,在一个团队里,无论什么样的批评,被批评者总有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员工受了批评,往往会情绪低落,心存怨言直到影响工作效率。究其原因,在于一般人的观念看来,批评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说明其没有正确理解批评实质,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首先,应该认识到批评是获得表扬与肯定的前提。只有迅速地接受批评,真心实意地承认错误,才能立即纠正偏差,改进工作,从而使得上下级达成共识,准确地贯彻领导意图,才能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其次,对干部而言批评多经常是责任大受重用的表现,一般而言,员工做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哪位干部管事越多,越宽,越复杂,换言之越受重用,犯过失的概率越大。因此,辩证地说,批评多常常是干部权力大管辖面宽、被重用的特征之一。再者,直截了当的批评是上下级关系密切的表现,一般直言不讳的言辞,我们越应满怀喜悦地对待,越是模糊的批评则越需要慎重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实例证明,一些经常受到批评并能很快改正的员工,其成长的速度明显快于那些很少受到批评的员工。事实上,员工在工作中受到上级的批评,是一种普遍现象,员工能够正确理解批评的实质,对批评抱有正确的态度,是其成熟、合格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团队的优秀成员,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正确理解批评的实质,他们成长的速度,正是与他们受到上级的批评时认错、纠错能力成正比的。
总而言之,只有当一个团队内部形成了正确理解批评实质的良好氛围,团队员工从心底里牢固树立了“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的思想观念,合理地运转,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活力和工作能力。也相应的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打通一矿 彭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