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4-6 23:00:48
|
查看全部
提到商业模式的抄袭,又不得不提中国的互联网。不论是百度“抄袭”谷歌,还是人人网的FACEBOOK模式,几乎每种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国外都有根可循。然而,每种商业模式的“抄袭”成功的背后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再创新。以长期被冠以抄袭Youtube的优酷网为例:优酷网最开始的评价系统同Youtube一样,用户通过打分方式来进行视频评价。但是实际运用中发现打分系统存在诸多弊病,于是经过创新,优酷网率先改成了顶踩方式。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通过简单的顶踩来表达对视频的鲜明态度。事实证明,优酷的再创新获得了成功,并且迅速为优酷积累众多用户信息。而这一项小创新的优异性在2009年甚至影响到YouTube,最终Youtube选择将评价方式也作出同样的更改。这种“抄袭”不断再创新后的逆向输出,让优酷成为了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
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是个特殊体制下的国家,很多外来商业模式由于对政策与对中国用户的缺乏了解而最终败北。而此时,作为本土的企业在“抄袭”外来商业模式的同时,就更加具备了创新的潜质,无论是对用户的了解还是对政策的把握都让后来“抄袭”者占了上风,而外来先驱者往往成了先烈。“抄袭”再创新加之高效的执行力让“抄袭”者成功不再成为梦想。
“抄袭”后要敢于突破
我当年在操作格兰仕微波炉时,瞄准了当时的全世界第一品牌LG,向LG学营销,向LG学技术,向LG学管理思想。LG做什么产品,我们就做什么产品,然后我们比LG价格便宜;LG在哪卖,我们就进行渠道跟进,然后我们占据更好的终端鬼谈;LG搞什么促销活动,我们就搞什么促销活动,而且要做得更热闹。为此,我们格兰仕的工人每周工作6天,每天12小时,两班倒,机器24小时不停转,以此来跟每周工作4天,每天6小时的LG进行成本PK;为此,我们格兰仕全体高管在“核心销售日”全部下到市场中去执行促销活动,让格兰仕在终端占据最好的位置、引爆最热闹的场面……就是这样,格兰仕用了1年时间在中国市场超过了LG的销量。随后,我们不满足于高强度、低利润的运作模式,在产品创新方面进行突破,开发了高端的产品“光波炉”,在明星产品的售价和利润方面,全面超过了LG,随后格兰仕市场占有率能持续8保持中国第一,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
格兰仕的成功,凭借的也是先“抄袭”再超越的模式。
同样,去年我们在策划一款壮阳保健酒产品——神力蚂蚁酒之时,也是先抄袭后超越,先在产品卖点上模仿了目前市场上的保健酒第一品牌劲酒。劲酒所暗含的有关提升男人性能力方面的联想是在市场上畅行的原因,然而单单说这一点又会引发部分消费者反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更好的概念——提升男人战斗力,此为在卖点上超越。后来,从生产配方到产品包装,从渠道政策到宣传策略,从代言人到广告制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以“劲酒“为标杆,进行”对标超越“,让神力蚂蚁酒一问世就站在了和劲酒相同的高度上。
所以,“抄袭”并不是简单的山寨,而是创新前得原始积累;抄袭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超越前的物质准备;抄袭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超越。懂得“抄袭”的人很多,但真正做到超越标杆的并不多。这其中不但有着对企业自身的学习与再创新的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基于学习、模仿与再创新之上高效执行力。
先抄袭,这是后进企业、中小企业、成长中企业的快速突破之路;后超越,有证明在市场竞争中,要想打败竞争对手,成功绝无捷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