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2|回复: 0

朱玮:默默奉献在车间一线

发表于 2015-4-7 15:17: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苏州电讯电机厂有限公司的金工车间,一位四十多岁的普通中年人总在不停忙碌着,他就是车工班班长兼模具车间调度朱玮。
说起朱玮,他可是一名响当当的人物,获得荣誉无数,他1997年被评为苏州市劳模,2006年获得江苏省劳模称号,他还是2008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这样一名响当当的先进人物,终日忙碌在车间一线岗位上。有人问:“你已经功就名成,为什么还要成天在一线忙忙碌碌呢?”其实,朱玮多次有机会离开一线到科室管理岗位工作,也有外单位领导想把他作为人才引过去。但朱玮说:“是企业培养了我,我要报答企业;而且,我能把金工加工这一件事做好,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永不满足   不断进取
朱玮在苏州电子职业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了苏州电讯电机厂当了一名车工。看到师傅们娴熟的技艺,他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出色的车工。然而,做车工很辛苦,一天站下来腰酸背痛,高热的铁丝、飞舞的铁屑、旋转的机器,稍不留神不仅要出废品,而且人也容易被飞溅铁屑灼伤。信心和决心在轰鸣的机器声中接受考验。朱玮说,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养成了刻苦、独立、不服输的精神。为了做好本职工作,他不断向师傅请教、学习。业余时间则自学《车工工艺学》、《机械基础》等专业书籍,从理论上提高自己。没几年时间,朱玮就成了企业车工骨干。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1997年起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苏州职工业余大学大专班学习,三年后取得大专学历。接着,他又参加西安交大成人本科班的学习,并在2004年顺利拿到本科毕业证书。知识的积累,为朱玮插上了翅膀,在机械加工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聪明才智。现在朱玮已是高级技师,成为企业不可多得的人才。
乐于奉献    不断创新
朱玮勤于动手更勤于动脑,技术日臻成熟。加工一个部件工艺设计要三到四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要更换刀具,十分麻烦。朱玮在操作中不断研究,改进工艺和刀具。在保证操作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他多次设计出一把刀完成全部工序的方法,并在车间推广,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朱玮也成长为车工班的班长。
150FLJ型小型工频离心风机、FEJ系列小型离心机,这些企业看家产品,生产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而且工艺复杂。朱玮以此为攻关目标,他利用机床上原有的特种刀具,将两把刀刃分开装在不同的刀架上,改变刀具在磨损时中途重新刃磨和校对尺寸的麻烦。这一改革,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目前,这两个系列8个产品的加工工艺是朱玮的“专利”。
企业改制后,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朱玮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和以往一样,只要有人要帮忙,他就放下手中的工作,及时帮人指导,帮助班组人员调装刀具,指导操作技能,做好传帮带。朱玮常常把好干的活让给别人,自己啃吃力难干的活。随着企业融入市场竞争,新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新品试样加工的任务越来越重,这类任务费时费工吃力不讨好,车间职工一般不愿干。朱玮每次都是自告奋勇。他还从生产加工的角度对新品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各类新品的试制和各种车夾具的设计制造,为新产品的早日定型生产作出了贡献。
自加压力   挑战自我
2008年,企业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增添了数控车床。车间把加工数控车床的编程和操作任务交给了朱玮。他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自学数控车床的操作和编程,他下载了数控车床的操作模拟软件,熟悉机械加工的工艺编排,用自己的编程在电脑上模拟操作,从中寻找出规律。为了更好地攻下编程难关,他还买了英语词典,自学了英语。朱玮就是靠这种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掌握了数控车床的编程和加工工艺。目前企业中的多台数控车床的编程都由他一人完成。
2011年,公司的模具车间调度岗位缺人。模具加工涉及车、钳、刨、铣,还有电加工等,在这个岗位组织指挥,难度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这一次公司领导直接点“将”,要求朱玮兼任模具车间调度。朱玮临危不惧,挑起重担,他向老师傅请教,从书本上学习,很快掌握了模具调度工作,模具车间健康地运转起来。
从此以后,朱玮更忙了,前后两个车间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