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4-8 15:01:06
|
查看全部
首先要明确的是,本文中的中小企业是指人员规模、资产规模、经营规模比较小的企业,说的更清楚点就是人少、钱少、客户少,即我们所说的三小企业。不管是三小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一个模糊的定位,我们有很多数亿规模的企业依然把自己当成中小企业,不断地挑战新的目标。我们也有没有上亿的企业俨然世界500强,淹没在复杂琐碎之中。关键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我们还小,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时刻的警醒,没有任何包袱,没有任何的繁文缛节,随时变革,这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代表了活力和无限未来!
中小企业的激情和使其成为市场中的“快鱼”。然而,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由以前的5、7年缩短到现在的2、4年。那么,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为何越来越短?中小企业又如何才能突破成长中遭遇的发展瓶颈呢?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企业的发展速度总是快于竞争对手呢?2009年12月23日工信部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健康调查报告》,提出2009年我国中小企内部管理水平处于中下游水平,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一结论也是收集各地中小企业的28518份定量调查数据和68568份定性调查数据,重点对企业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5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的。报告确定满分为10分,8分以上为健康,5分以下为不健康,这样的评估虽然已经数据化了,但也是对比而言,对比国内大企业,对比国外中小企业,对比中国中小企业的过去。不少民企,尤其是制造业中的中小民营企业,缺钱、缺电、缺人、缺出口、缺人文环境……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律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寿命短、长不大!其主因为:
1、缺乏核心战略与发展规划;
2、民企发展先天不足,基础差,底子薄;
3、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链短,附加值低;
4、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及及政府政策短板;
5、市场为导向,以低成本、赚快钱为第一目的;
6、产业产品缺乏创新可持续发展,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7、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产业准入等方面长期受到歧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