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谈到瓦岗寨的军师徐茂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手拿折扇,出谋划策,神机妙算,一个牛鼻子老道形象,俨然诸葛孔明在世。历史上并无徐茂公,但有一个原型,就是徐世绩。徐世绩原名徐世勣,后改名徐世绩。徐世绩战功卓著,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大唐的开国功臣。他一向行事低调,主要功绩不讲,有三件事为后人津津乐道。
瓦岗寨在李密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形势一片大好。这时候,李密犯了和常人一样的错误,就是骄傲自满,目空一切。李密在与王世充交战中,阴沟翻船,李密大败。李密率领残兵败将归顺了唐朝。。李密原来管辖的地盘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都被李勣占据,没有具体归属,李勣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已经归附大唐,如今这里的人民土地,是属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出它们,就是借主人的失败得利,自己为自己邀功,用来求取富贵,是我认为耻辱的。现在应当一五一十地记录州县的名称数量和军民的户口,全部报告魏公,让魏公自己献给朝廷,这样就是魏公的功劳了。”
唐高祖李渊知道后非常高兴,夸奖说::“徐世勣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一个纯厚的臣子” 加官进爵,赏赐自然少不了。赐姓李氏,大唐的皇帝姓李,赐予国姓这是莫大的荣耀。从此,徐世绩就叫李勣。
瓦岗寨解体,单雄信投靠了王世充。单雄信英勇善战,给唐朝造成极大威胁,曾经有一次差点杀死李元吉。唐军打败王世充,单雄信成了俘虏。在《资治通鉴·唐纪五·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记载。不妨摘录: “及洛阳平,世勣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世勣固请不能得,涕泣而退。雄信曰:‘我固知汝不办事!’世勣曰:‘吾不惜余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乃割股肉以啖雄信,曰:‘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几犹不负昔誓也!’” 这段“割股啖肉”的故事,虽然有夸张和神道化色彩,不可尽信,但毕竟自有渊源,不是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和胡编乱造。有了这段文字记载,更彰显徐世勣对单雄信真是做到了仁至义尽。
李密归顺唐朝后,手下的大将得到重用,比如,徐世绩、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等,但李密没有得到重用。并非李密没有本事,可能李密太强势了,唐高祖李渊一直对他有戒心。
李密反叛唐朝,等到李密反叛朝廷被杀,李渊因为李勣过去曾经侍奉李密,派遣使者告诉李勣李密反叛朝廷的情况。李勣上表请求收葬李密,李渊下诏许可他的请求。李勣披麻带孝,和李密原来的僚属将士一起把李密安葬在黎山的南面,坟高五丈,丧期过了才散去。李勣以君主的规模,风风光光为李密举行了葬礼。李勣这样做,要冒很大的风险,搞不好会受到牵连,甚至人头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