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回复: 3

跑步,也能跑出好公司?

发表于 2015-4-10 22:27: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打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问世以来,这个原本属于太极拳用语的“推手”便衍生成一个营销词汇。“推手”一词包含着“推动”和“促成”的含义,由此推演,推动和促成企业跑步的人就是“企业跑步推手”。

  田同生已经做了三年的“企业跑步推手”。61岁的他身材精瘦,有六块腹肌,从55岁开跑,已经完成45个马拉松和一个100公里的越野跑,脚步遍布北美、欧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并在61岁时,完成了世界大满贯(WMM)。不光自己跑完100个马拉松,他的目标是要推动100个“有影响力的人”加入跑步队伍。

  在很多人眼中,跑马拉松是为了拿金牌,拿名次,但是对企业家来说,跑步是一种生活方式。田同生也是万科总裁郁亮和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毛大庆的跑步辅导者,他们都称他为“田老师”。2014年,田同生带着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参加美国芝加哥马拉松,万科有20人参加,其中四个是副总裁以上级别的,这些人自掏腰包,跑步用的也是自己的年假。

  上大学时,田同生体育不及格,在正式开始跑步前,他的体重是80公斤。一开始田同生跑得慢,还经常呕吐,他以为是基因的问题,后来才知道是因为速度没有控制好,由于每个人的心跳不同,身体素质也不一样,因此跑步的时候不能盯着别人的速度,尤其在初练时不能和优秀运动员一起跑。因为量级完全不同,别人很容易的速度对自己可能比登天还难。“其实这个速度就是边跑还能边说话。”后来田同生在跑步机上尝试这个速度,让健身教练陪在身边,一边跑步一边说话慢慢找到了感觉。

  跑步过程中,一本由哈佛医学院瑞迪教授写的《运动改造大脑》深深地启发了田同生,治疗各种病症最好的药物是运动,而且四肢越发达,头脑也越睿智。科学家对芝加哥一个中学做过一个测试,上完体育课后再给学生考试,发现测试成绩更好。甚至有企业高管也曾告诉田同生,他发现自己每次跑完后做出的决策往往是好决策,他认为自己在抽烟开拖拉机会议中做出的决策都是下下策,因为这是在体能和智力最低时做出的。这些事例让田同生更加确信运动能够改造大脑,跑步有益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22:28:20 | 查看全部
企业跑与目标管理

  企业生产要有目标管理,员工健康也要有目标管理。健康管理的目标同样要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可衡量、有挑战还要有时间限制。同样PDCA戴明循环也可以应用到跑步管理中。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修正)的缩写。企业管理的方法也是帮助员工建立跑步习惯的方法。在推广跑步的过程中,公司将任务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看有多少人跑10公里,多少人跑马拉松半程,以此来持续改进。

  北京万科在2010年是万科集团客户满意度得分第一名的城市公司。田同生在为北京万科客户关系中心提供培训时,他有针对性地将“跑步提升职业经理人素质”的理念融入到培训之中。一开始,大家都说上学时跑个800米都累得要死要活,跑马拉松简直是天方夜谭。田同生说,跑800米是竞技跑,拼的是速度,而跑马拉松就如同做企业,拼的不是快,而是谁更持久。北京万科员工开始尝试。当年7月底从零公里开始起步,到9月2日的太原马拉松时,1人跑完半程,3人跑完10公里。到2014年1月5日的厦门马拉松,已经有3个人跑完全程,是万科集团跑完全程马拉松人数最多的部门。

  来万科要求高管不能有脂肪肝,高管要跑马拉松。如今万科15个高管没有一个有脂肪肝,其中七个人跑了马拉松。其中郁亮2014年的马拉松成绩是3小时18分,比2013年提高了26分钟。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里说到,企业家就是对自己苛刻的那个人。在田同生看来,跑马拉松是对自己苛刻,要求自己挑战极限,要求不满足现状,而跑马拉松又是在培养毅力。万科北京分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在参与跑步一年多后升任高管,这件事在万科颇受人瞩目,曾经有人问毛大庆是不是跑步就能被提拔。毛大庆回答,个人跑步不能提拔,带着团队一起跑一定能提拔,因为事关领导力。田同生把这事写成了一篇文章,叫《跑出领导力》。毕竟在所有的运动中,同时能召集几万人参加的估计也只有跑马拉松了。万科也由2011年时的一个人跑发展至2014年2万人在跑,占公司人数的一半,其中有300多人能够跑完全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22:29:25 | 查看全部
赢在配速

  在人的体能确定的情况下,在马拉松中寻找自己的最佳速度成为制胜的关键,这和管理中的资源利用和预算控制是一回事。做营销常犯的错误就是半年花光一年的钱,可市场还没启动。跑马拉松是个漫长的过程,推广费用就是配速,到达终点就是启动市场。

  2014年3月16日,田同生以4小时26分38秒的成绩完成了首尔马拉松,这是跑步六年以来最好的成绩,但是他看过全程的配速之后却笑不起来。

  田同生自己分析说,跑完第一个5公里,用时28分27秒; 跑完半程,用时2小时04分28秒;跑完全程,用时4小时26分38秒。同样的里程,跑后半程要比前半程多耗费22分钟。整个过程中,跑得最慢的5公里和跑得最快的5公里相比慢了近8分钟。前半程跑快1分钟,后半程要付出2分钟的代价才能补回来。结果预定的4小时20分的目标和他擦肩而过,这就相当于犯了透支推广费用的错误。

  在训练阶段跑量是王道,到了比赛阶段配速才是王道。掌握好配速,不受诱惑,不追求前半程的快,不仅是马拉松赛道上的“赢家”,也会是职场上的“赢家”。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田同生说,终点是熬出来的。跑步之所以既枯燥又迷人,辛苦又幸福,不仅仅在于塑造六块肌的美感,更在于挑战一个从未企及的目标。你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这就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22:30:59 | 查看全部
运动能够改造大脑,跑步有益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