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7|回复: 2

读《齐民要术》心生感恩与敬意:种子正在发芽

发表于 2015-4-13 23:03: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齐民要术》心生感恩与敬意:种子正在发芽
                                            董宏君
                     2015年04月13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副刊编辑常要面对的一类稿件是“时令稿”。没错,蔬菜瓜果分时令,稿子也有时令:四季时节,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循环往复。但是因为有不一样的作者,便有了不同的书写,不同的感悟,相似的多,独特的少,编辑的一大任务便是从中努力去寻找和“发现”。最近,因为看了太多抒写春意的稿子,反而让我拿起了一部古代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在这个春天里,关于种植与饲养,这些与我们日常饮食最息息相关的事,把我的目光从烂漫的春花、青青的翠柳拉回到脚下的土地,土地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地里正在发芽的种子。此刻农田与山野里正在生长着的,正是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供养了我们的恩物。

  随便翻一页,你的头脑就不会在空中飘浮,因为这部农书最泥土、最朴素、最结实,也最长见识。

  比如看“种薤第二十”。因为到过湖北襄阳的薤山,“薤”字就立即让目光停留下来。薤,百合科,俗称藠头,别名小根蒜、山蒜。主产东北、河北、江苏、湖北等地,可入药,也可炒食、盐渍或糖渍。薤宜种在砂质土壤中,二月、三月种。文中详述了薤的种、锄、掘、移栽等种种技术。《齐民要术》分十卷共十一万余字,凡是人们生产生活上所需要的项目,无不记载下来,几乎囊括了古代农家经营活动的所有事项。自宋代以后到近代,《齐民要术》相继有二十多种版本,一代又一代人在传承中不断反复校勘、择善采录,足见对它的看重。关于这部书的资料,作者在自序中说,“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翻译过来就是,有选择地摘录古人文献,采集农业谚语,寻访群众经验,注重实践检验。这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也恰是它的价值所在。

  “齐民”之意就是平民百姓。“要术”是指谋生的重要方法。作者贾思勰,南北朝时的后魏人,史书中没有他的传记,文献里也没有关于他的只言片语。但是一部《齐民要术》,却成为世界农学史上最早最有价值的名著之一。我无意推荐阅读此书,因为如若不是专门研究者,恐怕少有人能看得下去。我想说的是当我只是粗略地翻过它之后,心底里生出的感恩与敬意:关于土地,关于土地上的生产和劳动者们,关于土地上生长着的供养了我们生命的一切。
  春天,不只有赏花,还有种子正在发芽。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13日 24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0 05:45:21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0 10:47:12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