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9|回复: 2

夏海谈读书的乐趣:要结合人生去读书

发表于 2015-4-13 23:05: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海谈读书的乐趣:要结合人生去读书
                                    夏  海
              2015年04月13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细细品味书中的喜怒哀乐,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心善良和审美情韵

     

  两千多年前,荀子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可见,中国有着悠久的要求官员读书学习的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古人为什么强调官员读书学习呢?因为“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读书乐趣多多,首先是能够学到知识。这是读书最基本的功能。知识不像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你享有了,别人就不好再享有;也不像物质产品,只能一次性消费。知识是精神产品,可以传导、复制和共享。领导干部通过读书,可以获取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和其他各种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汲取从政智慧,提高做事本领,构筑精神家园。

  读书能够明白事理。知识与事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表现在知识是事理的基础,事理是知识的升华;区别表现在知识是固定的,事理是灵动的,事理是知识的灵魂。因此,学习知识是对读书的初步要求,明白事理才是读书的重要目的。人们学习政治理论,就是要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业务知识,就是要深化对工作规律的认识;学习人文知识,就是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加强自我修身和道德涵养。

  读书能够增长才干。一个人的能力与阅历有着密切关系,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与亲为,有些事也不能亲历与亲为。对于人生来说,许多知识和经验是间接获得的,而读书恰恰是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最有效的途径。在书中,你可以感到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对工作的体验,对人生的领悟。读书就是在阅读许多许多的人生,用他人的人生丰富自己的阅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的阅历丰富了,自然能提高为官为政、做人做事的能力。

  读书能够陶冶情操。国外有一项研究,说是在疲惫不堪、心情烦躁时,读书、听音乐、喝茶、散步,哪一项更能减轻人的压力并放松心情。结果显示,读书效果最佳,6分钟内就能够降低压力68%,听音乐降低61%,喝茶降低54%,散步降低42%。因而读书可以帮助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宁静才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读书可以帮助培育良好的气质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书读多了,明白了更多事理,就会提升精神品格,才能养成健康人格。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少年时读书,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年时读书,是用人生的历练去理解;老年时读书,是用全部人生去理解。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有联系,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细细品味书中的喜怒哀乐,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心善良和审美情韵。这样的读书,境界更高,乐趣最多;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就可以减少官气,增加书卷气。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13日 05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0 05:51:2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0 10:33:14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