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天津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近年来推出“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些年来,天津市总在描述工会的作为和地位时,总是离不开“劳动竞赛”这个词。劳动竞赛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天津市工会组织给出的答案是:用新内容深化,用新形式丰富,用新途径拓宽,使竞赛活动成为广大职工施展才能、创造业绩的大舞台。 劳动竞赛助推“科技小巨人”
在非公中小型科技企业聚集的区域内,如何开展劳动竞赛?天津滨海高新区工会围绕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在企业中组织开展比发明、比创新、比效益、比和谐竞赛。滨海高新区在组织劳动竞赛中,首先把准脉搏、选好典型,发挥示范企业“一带一”的带动作用。每年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选出10家企业作为示范,在同类型企业中再选出10家竞赛基础较薄弱企业,双方签订《劳动竞赛互促协议书》,通过结对互促的方式,发挥“小巨人”企业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天津滨海高新区内集聚了大批高端、高质、高新企业,目前已有通过审核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4619余家。许多企业从小到大,短短几年间已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年均递增在40%以上。说起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绩,不少企业认为,这与劳动竞赛激发员工创新活力密不可分。目前,“员工发明”、“集体智慧”已成为助推科技“小巨人”快速成长新动力。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到国外的一个大订单,时间要求紧,如果按原来工作状态肯定完不成任务,分厂员工通过开展“冲剌30天岗位比奉献”的竞赛活动,激励员工创新工作方法。该分厂焊铆工段员工集思广益研究探讨,凝结大家智慧发明了满负荷工作法,形成流水无间隙作业,大大节省了时间,提前完成了订单任务。
天津英利公司级劳动竞赛已成功举办三届,竞赛项目由最初的19项增加到现在的27项,项目的方案也在逐步升级。这些项目共计为公司降低生产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约9390万元。 ……
“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建功滨海创高端,科技领航促发展”、“四比四看一争创”……在劳动竞赛这个工会的传统节目上,天津滨海高新区工会演绎的新意迭出。劳动竞赛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深入,由此激发出来的生产动力和创新活力也有效刺激着企业发展的“肾上腺素”加倍分泌,千余家非公中小型科技企业率先争当科技小巨人,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和“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
从“体力冲锋”到“比科技含量”
对于劳动竞赛,一些科技中小企业起初并不理解,那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国企才有的产物吗?对此,天津滨海新区总工会和高新区工会进行了耐心解释:滨海新区建设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主旨是促进区域发展,因此,在滨海新区这块改革热土上,所有企业、职工,不分性质、行业和种类,均可以开展劳动竞赛,通过竞赛促进企业发展、提升职工素质,从而促进新区整体发展。
在现代工厂生产悄然转型的背后,工会承担的角色也在转变。“过去工会组织大家比产量、比速度,现在大家比的是谁的科技含量高,谁更节能环保。”“过去的劳动竞赛是‘体力冲锋’,如今拼的不仅是体力,而更侧重脑力,看谁更能创新,谁更懂技术。”
来源:中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