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场中年人在求职时,和年轻人的考量因素大不相同。只是,人们常常“只缘身在此山中”,该拨开云雾了。
人力资源资深从业者
我最近刚刚离开了一家企业,正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正在此时,原来曾经一起工作过的高管,邀我去他新就职的公司坐坐,叙叙旧,还说会有惊喜。
结果到了才发现,原公司昔日的几大副总都在这里,简直是老同事聚会,真是惊喜!大家都至少3年没见,想说的话真多。更令人意外的是,原来这几个 老同事、老高管,都已经在这家公司一起工作了。惊喜之余,我这个做人力资源的,不禁在想:为什么这些人会凑在一起,难道大家都找不到其它工作吗?这些可都 是我当时从各地挖来的行业精英啊。我不禁急切地和他们探讨究竟,将其原由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等不及”的信任
现在高管跳槽及空降的成功率并不高,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老人对新人的不接纳、不满意:天下是我们打的,你们外来户有什么作用?这年头最难获得的就是信任。
我和一个民营老板的谈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这个民营老板空降了一个总裁,同时要求人力资源把现有的高管全部开除或者调岗。同时,答应新任总裁可以招两个自己熟悉的人做左膀右臂。我当时不解,感觉这个老板太没人情味,其他员工会怎么看?公司的文化会变成啥样?
于是和他理论,他却说:我之所以空降总裁,一定是现在的团队不能实现我的目标,而新总裁到位后,其做事的方法可能会让现有的人不适,且人都有排 外心理,这样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新来的总裁需要先让高管们认可,于是需要温水煮青蛙慢慢来,但我作为老板,不能等;二是他来了就大刀阔斧地去做,但会让 其他高管不舒服,以致其他高管到我这投诉其种种不好。有几个老板的耳根那么硬?而哪个人是完人,不会有任何问题?于是,人际斗争就成为企业运行的潜规则。 哪个老板也不想看到这种局面,也只能快刀斩乱麻。
现在想来,这个老板是对的。而老板之所以愿意让新任总裁带两个“自己的人”,也是出于工作的推进,如果没有顺手的人,工作似乎也没那么容易推 进,这应该就是信任吧。我开始愈发理解信任的重要性,而且信任需要时间和媒介,这两者都不容易快速实现,企业给新人的自我证明周期往往是3个月,如果想让 对方接纳和认可,其实就是建立信任,才有可能会顺利融入企业和工作。但“高处不胜寒”,职位越高,获得信任就越难。
因此,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大家愿意重新在一起工作,因为缩短了建立信任的周期,这对于企业和高管似乎都不是坏事。
“奢侈”的默契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大家一起工作时间长了,都会有很大的默契,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话。
我和一个大学老师关系不错,经常一起交流沟通,而且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管”人。前两年,因为和她一起做项目,总控制不住自己去要求对方、管理对方,对方曾经不懂人力资源、不懂培训、不懂如何做PPT,但被我逼得也可以做出超级专业的PPT了,现在已然被称为大师。因为我长期在企业中工作,有时要用PPT却实在是没时间做,于是,我总是骚扰她,我出思路,她做PPT,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应该就是默契了。
饭桌上,大家也提到这个问题,这个公司的总裁正好也是我原来的同事,他说,这几个人没来之前,他做事总是事倍功半,原来高管做出来的方案,都不 是他想要的,他就不明白了,有这么难吗?怎么就做不出来?不得已,他先把自己原来的助理请到了这个公司,发现立刻顺畅了很多。而随着业务的扩大,不给力的 事情又层出不穷,而外面招聘的人,总会无意中拿来和原来的下属相比,结果是薪水不低,能力不足。于是,有了助理的经验,开始大胆地与原来团队的高管沟通、 引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