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棵恬静的新柳
----读王旭红《十年之远》文集感怀
提秀莲
第一次见到王旭红,是在“凤县映象”文学笔会报到处,只见她娇小的身材穿一件嫩绿束腰的上衣,脸上架一副眼镜,肤色白里透红,给人以恬静淡雅的感觉。
我已步入中年,近十多年早已不读校园题材的各种文本了,拿到旭红文集后,起初只抱着大概翻一下的想法,但没有想到,这一翻,就放不下了,让我主动戒了三天的网瘾,就连晚饭也是简单凑合一下,想腾出更多的时间静静地在她的文字里徜徉。
旭红的小说,以情感为线索,人物刻画的形象丰满,脉络清晰,且语言素雅,情韵流动,感觉文字里既有莲花一般的纯洁与善意,又有藤蔓一般的柔韧与朴拙,读后一个个人物在我心里生动鲜活起来。如《蝴蝶的眼泪》中对蓝海继父的刻画:“阴郁着脸,像地狱里的鬼魂。”一句“地狱里的鬼魂”,不要说蓝海怕父亲,就连我这个读者也会心生怕意。而海兰怕父亲却又不敢告诉母亲,她怕母亲因此伤心,怕看见母亲因伤心产生的呆滞、空洞的目光,所以她无论心中有多少委屈,她永远都在母亲面前表现的快快乐乐。蓝海失恋后,她就像溺水的人,在水里沉沉浮浮,一会沉下去。一会浮上来。感觉只有一丝气息维系着她……在这样的情况下,蓝海在母亲面前依然要装得快快乐乐。这些生动的描写让我为她折服,对一个青春少女来说,她需要多大的隐忍才能做到这一切啊!我在心里问自己,换上是我,我肯定做不到。而当看到蓝海一遍遍地问紫晶:“紫晶,我考上大学了是吗?紫晶,我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是吗?紫晶,胡天雨从来没喜欢过我,是吗?可是我好喜欢好喜欢他!”的时候,我的心也随之泣血,不由得泪流满面。
旭红的小说《七年》创作手法比较巧妙,她先用诗歌将两个人的心灵链接起来,再用诗歌让感情升温发酵,同时通过两个人物角色之间的眉目顾盼发现美、传递美,让美与善在小说里舒展,读后深感爱情的唯美与悲情,透过纸质,在我的内心隐隐回荡,仿佛自己就是小说中的“弱水三千,只舀一瓢饮”的张小可,有了想写下这些读后感的冲动。
有人说当下是一个爱情快餐的年代,我们很多人都会对现实表现着本能的顺从,张小可却用七年的时光去守候心中的爱情,在展示敬畏爱情的同时,也展示张小可的大悲,当小说结尾呈现出:“你在日记中写道,看那天地明,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安源,今夜的月这样圆,七年后的今天我坐在你的坟前读你的日记,我没有想到我们再次相见时已是阴阳两隔。
有雨滴渐渐落下,安源,这是你的泪珠吗?”
这自言自语的设问,使悲情在读者心里积蓄并进行深度迸发的同时,也完成了整篇小说主题的推进和升华。
旭红是个有心人,她把生活的感悟与发现用情感的金线串起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不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生动活泼,情真意切,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打动了读者。如《补袜子》、《洛坝魂》、《爱的小河》等篇,语言优美,简洁质朴,显示出作者驾驭文字的不凡功底。在《补袜子》中她反问:“忽然想,如果爱情婚姻破了,是否也可以缝补,是否还会和从前一样,虽然有针缝痕迹,爱情婚姻依然光鲜动人么?”,这样反问的手法给一篇小散文蕴升出一番不凡的气象来,实在令我佩服。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不对之处难免,还请各位作家批评指正。最后,期待旭红打造出更多更新更美的精品力作,也希望旭红驾驭散文的能力再得到大的提升。如在《喜欢》这篇小散文里,感觉前面着笔都在写喜欢花朵,如果结尾能点出自己因为喜欢花朵,所以每天都在用文字绽放文学花朵的话,会让散文主题得到进一步提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