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味中药里都含有什么样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对人体都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成分起了治疗作用,哪些成分有毒副作用,如何能把有效成分提纯出来通过动物实验、人体试验的研究后再运用于临床?——只有做到这一步,中医才有资格被称为“科学”,否则,中医只能算是一门经验草医而已。科学,必须要有研究、有分析、有实验、有数据、有论证。 而博大精深了几千年的中医,到现在也搞不清这些中药的具体化学成分,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也仅仅以一句“是药三分毒”或者“毒副作用不明”含含糊糊地一带而过。因为中医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的科学分析和论证能力,这也是中国科学、文化落后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在古代科学技术极度落后的年代,人类在受伤或病痛的时候,往往毫无其他办法。像猪、牛、羊、狗等动物在有病的时候,都会自发的去吃一些特定的植物,所以人类就模仿着也去服用一些陌生的植物,希望能缓解自己的病痛。这样的经验代代积累,代代传承,形成了最初的中医体系。中医,实际上就是一种服食草药的感性经验的长期积累。因为古人无法对草药治病这一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只能以“阴阳五行”、“虚实寒热”、“经络藏象”等主观、简朴的理论来描述中医、揣测中医。中医还经常被错误地理解和解读,或者被巫化或者被玄化。——这就是中医的本来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