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45|回复: 2

吸取血的教训 学习安全经验

发表于 2009-7-15 11:32: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场.jpg    搭盖凉棚.jpg
兰州输气分公司掀起助人为乐暨交通安全大讨论

       连日来,兰州输气分公司针对7月8日,分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组路遇一车辆因爆胎导致发生倾覆的安全事故,与救援心得,在分公司上下掀起了一场“济危救困、助人为乐”与“交通安全从自身做起”的“三基”建设学习、讨论高潮。

案例回放:爆胎致5伤车辆废
       7月8日下午2时许,由副经理伍焱带队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绩效考核工作组一行8人结束对涩北首站的安全检查与考核,离开首站赶赴下一站点时,在出魔鬼城数十里处(国道315线755公里+300米),发现路侧沙漠里有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辆伤损严重,5名司乘人员被全部甩出车外受重伤。其中司机伤势最为严重,另有一乘客小腿以下肉皮全部撕裂,另有两人腿部和腰部严重受挫,动弹不得,而呼叫求救的那名乘客同样口鼻出血,伤势不容乐观。虽然大家都是陌路相逢,但是,在危难面前,分公司安全检查组一行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旅途劳累等困难,在副经理伍焱的指挥下,检查组一行一边联系相关单位,一边展开紧急救治,并义无反顾的留守在伤员身边,直到遇险员工单位人员赶赴现场后,才默默离开,为遭遇车祸的5人赢得了生还的希望。

事故分析:三大原因造成5人重伤的车祸
     安全检查组一行回到分公司基地后,在分公司经理孙兴祥的提议下,由安全科牵头,办公室组织,在分公司上下发起一场交通安全大讨论。讨论由目击现场的几名司机描述,众人分析后一致认为:通过分公司安全检查组实施抢救过程中获悉的信息,在此次交通事故中,车辆安全气囊全部张开,但几名司乘人员全部被甩出车外,以此判断5名司乘人员在车辆行驶期间,全部没有系安全带(后经证实,几人确实没有系安全带),这是造成此次5人重伤的主要原因。其次,造成此次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左前轮胎爆胎所致。之所以造成爆胎,其因有二:一,轮胎充气使用单一的混合气体,在沙漠途中遇热膨胀,加之途中不注意观察轮胎气压,以致发生爆胎。另外一种原因为车胎被尖锐物体所扎,造成爆胎。另外,车速过快同样是造成此次惨祸的根本原因。根据现场观察,从爆胎到车辆最后的移动位置,至少在50米以上,期间,车辆连续翻滚360度,如果没有高速行驶,行程强大的惯性,车辆难以发生翻转,车祸造成的损失不会这么大。另据未经证实的信息称:事故前,该车辆在强行超越一辆大客车,在与之会车期间发生爆胎,最终导致车祸的发生。但无论那种情况均与司机的责任心不无关系。

经验教训:从我做起 确保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的事故案例就在眼前,针对于车辆超速的问题,所有参与讨论的车队司机均表示,路遇的这次交通安全事故,为他们的车辆出现敲响了安全警钟,司机刘铁表示,日后出车,保证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他认为,在排除客观原因外,主观造成的麻痹意识是造成此次车祸的主要原因,一些司机为了逞一时的痛快,抢的三两分钟时间,结果往往会搭进去几个人半辈子的日子,作为司机,首先应该学会算这个帐。最后,他表示,公司作出对出行车辆车速的限制是有目的和道理的,广大司机应时刻遵守公司车辆安全的规定,做一个合格的驾驶员。
    而作为大多时间在路上出差度过的员工,计划科任延光目击此次交通惨祸后,一改往日坐车很少系安全带的习惯,现在每次上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安全带的安全性能,随后系好安全带。他认为,车行安全不完全掌控在司机的手中,很大程度上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过讨论学习,广大员工纷纷表示,学安全要懂得用安全,此次采用图片、亲历者讲解等手段,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而现实的安全教育课,日后,一定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超车、不超速,随时系好安全带,学会安全保护自己,不拿生命开玩笑。另外,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向当天(7月8日)抢救交通事故现场的同志们学习,把他们当楷模,不管熟悉还是陌生,在他人遇到困难,需要帮着的情况下,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救人以危难之中,以此来共建和谐社会。

                                                         中石油管道公司兰州分公司 裴子华

进行包扎.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5 14:43:36 | 查看全部
作为一名业余司机,我们大家都应该从中汲取教训。驾车如降虎,莫轻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21:54:56 | 查看全部
建议开车前都经国家部门检验认可。方可放心驾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