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5年一季度铜价呈V型走势,国内从去年年底开始降息,但降息减少了国内融资铜的利润空间。
4月初原油价格超跌反弹,当全球经济通缩最后一个利空转向的时候,非美国家普遍加杠杆,意味着全球经济进一步通缩的风险降低,铜价变得对原油相当敏感,两者的同步触发空头资金大幅离场,从而铜价触底反弹。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国内部分铜矿在38000元/吨附近已经开始亏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空头的信心。
全球铜矿生产受到干扰
加工费或将见顶
铜价的下跌冲击了一些高成本的铜矿生产,非洲、南美部分铜矿成本偏高,在今年1~2月份的产量损失约有6万~7万吨。更关键的是从2015年开始,铜精矿供应又将进入短缺,预期中的铜矿项目由于投资缩减,而被推迟至2020年之后,导致在2017年~2020年,铜精矿供应再度进入一个低增长期(年度增长率约为1%)。全球精炼铜的产能并没有太大的增量,但产能利用率不断攀升。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全球精炼铜产能利用率为87.9%,为近两年的高点。与此同时,全球精铜产量攀升至200万吨/月,同比增速高达10%左右,这与全球矿山产量增速仅为0形成鲜明对比。
预计铜加工费将在一季度达到高点,然后平稳过渡至2016年,在2016年下半年,随着市场铜精矿供应缺口的强烈预期,铜加工费将开始下滑。
中国精铜进口惨遭滑铁卢
继2014年青岛港事件之后,银行系统对中国的铜融资问题持高度警惕的态度,伴随着中国降息周期的开启,融资铜的利差缩小对融资贸易产生实质性的打击。据了解,今年贸易环节的成交量大幅萎缩近1/3,成为了铜市场消费不佳的表现,中国1~2月份的进口量同比缩减24.59%,上海保税区铜库存仍维持60万吨的库存量均受到融资贸易萎缩的影响。
展望二季度,融资贸易最坏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在融资贸易洗牌的同时,国内形成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格局。据了解,信用资质好的贸易公司,如中大物产、江苏汇鸿等融资业务出现扩容,其增量则来自于破产贸易商的出清。美元融资的业务在下滑,日元、欧元等非美国家的货币融资业务在增加,随着这些业务的操作流程日趋成熟,国内资金偏紧格局不变,铜融资贸易在下半年有望见起色。
二季度冶炼厂生产提速
中国今年1~2月精炼铜产量为119.7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5.81%。今年铜价暴跌至38000元~39000元/吨区间时,虽然铜价已经触及国内部分铜矿的盈亏平衡点,但并未听闻有冶炼厂停产检修的消息。从后期公布的产量数据来看,在较高加工费的刺激下,冶炼厂的生产依旧维持较高负荷运作。
2月份国内冶炼企业也开始出现分化。产能在40万吨以上的冶炼厂,除云南铜业外,其他大型冶炼厂开工率维持于80%~90%,产能在20万~40万吨之间的冶炼厂开工率参差不齐,高至90%,低至30%,产能低于20万吨的冶炼厂开工率维持于30%~40%之间。资金偏紧极大地限制了冶炼厂的开工,同时也限制了冶炼厂投产进度。麦格理最近下调了今年国内冶炼厂的产能增量,从去年10月的60万吨下调至55万吨,其预计直至今年下半年中国的新增产能才开始释放。
展望二季度,铜价从低位回升稳定了市场人气,冶炼厂集中停产检修的可能性不大,但鉴于资金偏紧,二季度的新增产能释放有限,因此二季度的精铜供应同比持平略好,环比继续回升。
全球显性库存急速上升
一季度全球显性库存增加了一倍至60万吨,其中LME铜库存从17.7万吨增加至33.7万吨,SHFE从11.2万吨增加至24.3万吨。LME市场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亚洲地区。亚洲地区从5.1万吨增加至13.3万吨,欧洲地区从2.4万吨增加至9.2万吨。库存全面上涨体现的是国内贸易商的出清,中国下游消费有限,供应过剩导致大量精炼铜堆积在交易所私库中。
目前尚未看到库存上涨出现拐点,但是未来或将开启年内的去库存周期,这将有效缓解精铜过剩的压力,拐点的出现暗示国内宏观环境回暖已经传到实体企业。但目前铜价仅触及全球铜矿成本,利益的驱使仍会令铜矿商开足产能加大生产,因此预计库存在二季度出现拐点后下降的空间不大。
二季度策略展望
目前打破市场平衡的关键点在于预期中的消费季节性回暖,减轻供应压力,从而令库存停止上涨,开启阶段性的去库存周期。若库存如我们预期开始下滑,则铜价有望看高一线,伦铜为6700美元/吨,沪铜为47000元/吨,反之若库存继续走高,则铜价将下跌至年内低点。
笔者认为,铜价即使下跌,也不会跌破今年低点的主要原因在以下三点:
一是中国经济数据在二季度阶段性触底反弹是大概率亊件。
二是美元上涨在二季度或将止步于100点,95~100点区间高位震荡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反弹。
三是38000元~40000元/吨区间是中国部分矿山的盈亏平衡点,除非经济超预期下滑,否则成本支撑在短时间内有效。
笔者认为,二季度铜价的波动区间在伦铜5600美元~6600美元/吨,沪铜为41000元~46500元/吨,价格重心与一季度相比有所上移。中国经济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持续利好的背景下继续下滑,或者美元走强至120点,则铜价跌破年内低点的概率增加。
(作者单位:东吴期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