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四月,正是牡丹花开的季节。白居易说:“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刘禹锡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宋代洛阳人邵雍说:“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可见,牡丹为世人所爱,尤其为洛阳人所爱。赏牡丹的心态在于热闹、繁华,须到洛阳,须花开如潮,须人山人海、观者如云,以至于“动京城”“皆若狂”,以至于《爱莲说》的周敦颐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月,为赶一场浓烈的牡丹盛宴,我到了洛阳,随着人山人海进入了牡丹园,体味了一把“洛阳人”爱牡丹、赏牡丹,为牡丹痴狂的意境。
从进入牡丹园的那一刻起,我便忘乎所以,女性特有的矜持在奔向牡丹花的那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只那一眼,便让人由衷觉得: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繁花似锦、倾国倾城……这些成语与牡丹花匹配,真是浑然天成!赶紧拿出手机捕捉牡丹花美丽的容貌,刚要拍下这朵,又发现另一朵,另另一朵似乎还要更美,我一下子“花心”了,拿着手机左顾右盼、左挑右选,却挑不出最美的那朵来。
娇好的阳光下,白里透红的二乔,高贵不失典雅;黑里发红的冠世墨玉,神秘不失端庄;粉里透亮的荷包牡丹,好似无暇美玉;淡施粉黛的姚黄,清新中透着一股别致;绯红似血的首案红,热情中彰显着庄重…… 一阵强风吹过,她们相互牵扯着不让倒下,风声一过,她们立马站定,硕大的花朵在不服输中熠熠生辉。难怪武则天会把“倔强”的她,“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她断种绝代!”却不想在这凄凉之地成就了她的辉煌。
在600多亩,1000多个品种的牡丹圆中行走,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让人流连忘返,似有若无的花香令人沉醉。我犹如蝴蝶、蜜蜂般从这座花圃飞向另座花圃,痴狂中忘了时间,忘了空间,忘了寻找一同出游的舞友们都去哪儿了。正当我痴迷的赏着牡丹时,肩膀忽然被人拍了一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你怎么也一个人啊!”原来痴狂的并非我一人。
来自五湖四海的赏花人汇集在牡丹园,无不显露痴狂之态。单行者、两三同行的、结队同游的,或俯身将脸贴向牡丹花,极其享受的嗅着花香;或指指点点的议论着一场花事;或无意中碰了对方一下,踩了对方一脚;或像一陈风似的从这座花圃涌向另座花圃,寻找着合适的角度,用各自的手机、相机、摄像机,拍花、自拍、对拍着,捕捉着每一个美好的画面。如云的赏花人与仪态万方的牡丹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流动的人潮更是让繁花似锦的牡丹园锦上添花。
牡丹为世人所爱,尤其为洛阳人所爱。世人爱牡丹,爱在其华丽、端庄、大气、倾国倾城的外表,和初次相见时的特有吸引力。而洛阳人爱牡丹,在历史的沉浸下,早已流淌进了血液里,镶在了基因里。偌大的牡丹园在洛阳人的悉心呵护下,花圃中土壤湿润、不见杂草、绿叶油亮、花朵艳丽,引来无数赏花人为其迷醉,为其痴狂。
不觉中,从洛阳回来已经有一星期了,大脑中时常会浮现出洛阳牡丹园中繁华的景象。此时,洛阳城的牡丹正花开如潮,波澜壮阔,如彩绸铺地、锦绣十里。想必,那里正在上演着一幕幕“动京城”“皆若狂”景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