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6|回复: 3

闲谈民事入刑(3)

发表于 2015-4-23 16:00: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事入刑确有先例,这就是刑法中的侵占罪。民事行为主要就是“债”,即债权和债务。债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四种。当然最多的就是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也不少,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涉及的很少。


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涉及到债。到小卖部买一瓶酱油。你可能会问:我给钱了,没有欠债呀。当你拿到酱油,应该怎么办?付钱呗。当你拿到酱油,到付钱完成,中间可能有几秒的间隙,这就形成了债。假如一瓶酱油6元钱,你付了10元,在售货员找你4元钱之前,商店就欠了你4元的债。总不能你和售货员,一只手握住瓶子,另外一只手攥住钱,喊一二三松手吧。这样也太无信誉可言了。信誉交易很多,特别是大宗商品。比如说,你到商场买一个冰箱,一般情况下,先交钱,两天之内商场送货上门。当你交钱以后,商场就欠下你的债,商场在规定时间内送货上门,并且保证冰箱质量完好,这就是还债。也属于信誉交易。除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外,都是信誉交易。

假如你在路上捡到一个提包,里面有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提包不是你的,你虽然捡到,具有了占有权。但不具有所有权,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应该拾金不昧,把提包还给丢失主。如果我拾金就昧,据为己有,很可能就涉嫌“侵占罪”。捡到贵重物品,不主动交还并不构成犯罪。“侵占罪”有一个前提,假如失主找到了你,你坚决不承认捡到物品或者不把物品归还人家,这时候就构成了犯罪。这就是民事入刑的一个范例。

还有一种民事行为可能涉嫌侵占罪,就是“恶意透支”。信用卡使用很普遍,信用卡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允许客户透支,否则和借记卡一样了。透支当然允许,银行也欢迎你透支。关键是“恶意”。假如,我用信用卡透支了一大笔钱,到期很长时间也没有还款。我是否恶意透支?当然不是!如果这样就算恶意透支,很多人就涉嫌犯罪了。必须有一个前提:银行给我下还款催促单,并且在合理的期限内仍然不还款。这就构成了“恶意”,银行就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提起民事诉讼,当然不构成犯罪。如果提起刑事诉讼,就可能涉嫌犯罪了。除非万不得已,银行不会提起刑事诉讼。退一步讲,即使银行提起刑事诉讼,法院也会先调解,把本金和滞纳金还了应该就没事了。何必非要把人判刑呢。


侵占罪属于最典型的自诉案件,也就是“不告不理”,民不告,官不究。这和公诉案件不同,受害人没有起诉的权利,公诉人是检察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20:10:48 | 查看全部
这样的行文方式浅显易懂,便于学习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20:11:34 | 查看全部
问好自然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32:44 | 查看全部
尽量讲得通俗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