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贾同领
  弟子规中“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的解释是: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竭尽全力为他们准备好;父母不喜欢的事情,要小心谨慎地帮父母排除掉。此可运用到企业之中。
  碰到一家企业员工李某,一直喜欢给张老板提建议,但这些建议在老板看来有些华而不实,就没有采纳。但这位仁兄还是经常提及这些建议,甚至企业一旦遇到些问题时,就抱怨是老板没有采纳其建议造成的。后来老板急了,说这个公司姓张,不姓李!最后弄得不欢而散。
  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很多种,比如营销中要开店的模式,有加盟、合营、自营,没有哪种模式一定是最好的,各有利弊。构建区域经销模式也有分公司制、总经销或扁平化分销等多种模式。如果老板根据其个性或资源等因素特别偏爱某种模式,员工就无需非要建议其他,而是应该努力把老板所偏爱的模式做到最好,这才是一个员工应该有的责任和态度。
  对老板喜欢的努力去做,不喜欢的努力排除,这不是愚昧,不是一心奉承,而是隐含了很多的哲理。老板创办一个企业,承担了很大的责任,他必须要承担所有的风险。作为一名员工,承担的风险肯定要小得多,甚至感觉心里不爽了想跳槽就跳槽,但老板能跳槽吗?他要为所有的行为和决策埋单。
  老板与员工所占的角度不同,自然对一件事物的判断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应该与老板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很强的合力。如果自己是个老板,天天遇到一个唱对台戏的,你会怎么想?所以,不如顺其道而行之。如果老板反感虚假行为,那么就应该将虚伪奉承之人挡在公司门外;如果老板喜欢把品牌定位到传统经典,我们就不要再去争辩西化和时尚。老板喜欢的,努力去做;不喜欢的,就不去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老板的做法代表老板的个性,而人的个性是很难改变的。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既然拧不过,还去拧,那不是自找没趣吗?看到很多想方设法改变老板做法的人,最终发现很少成功,如果一直针锋相对,离开的只是自己。
  有位老板就喜欢事无巨细,还号称是细节管理,结果就是越权,中层领导很不舒服。老板也想学习,去听课,好像也悟懂了放权才能做大,不断给员工说,我们公司要规范化运营,该放权就放权。可结果,一次会议上,他说自己做了很大的调整,给了副总裁1000元的审批额度,这已经是放权了吧?老板的个性难改,员工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也无济于事。
  当然,如果觉得实在受不了某个老板,可以选择跳槽。要说明的是,每个企业都有各自难念的经,总是很难尽如其意。完全按照自己个性的企业必须是自己创办的才行,否则就要听从老板的,这是尊重,也算是无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