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河北梆子,是我的家乡戏曲,幼年的时候,曾一度痴迷。那个时候,几乎每个正月,村里都会请来剧团,在扬谷场上,搭建个土台,支架一个苇席大棚,锣鼓敲响,人们便四处纷纷赶来,听戏,品戏。我跟姐姐也搬了小板凳,围坐在前几排,看那些粉墨登场的艺人们长袖飘飘,轻音慢舞,虽不懂得欣赏,倒也增添了不少快乐。什么四郎探母,蝴蝶杯,杜十娘,夜宿花亭,太多太多,如今依旧记忆犹新。最难忘一场戏,那就是陈三两。
     父亲中举,功成名就,又喜谋一职,当是一件极为欢喜的事情。然而世事总难预料,风云变幻,瞬息之间。那个小女孩还没尽情享到受富家小姐幸福生活,家里就惨遭大难,父母双双气死报恩寺,弟弟幼小单薄,在那个时候,她只能挺身而出,像一个男儿一样,承受风雨。一个女孩,头插草标,自卖自身,纹银二百两,一百买了棺椁,埋葬双亲,一百托付方丈,抚养幼弟。从此陈淑萍,那个熟读麻衣相术,精通琴旗书画,双手能书梅花篆的人,只能寄人篱下,入住青楼出卖才艺,成就一代奇女陈三两
     青楼烟花地域,是一个人情淡薄的地方。陈三两没有泯灭自己,在灯红酒绿的地方,她倾其所有,收养义弟,并授以诗文,开创了青楼私塾的奇迹。当一位披红挂彩的巡抚坐骑高头大马一路长街地时候,谁又能想到他的恩师竟蜗居青楼。
     出淤泥而不染,应该是陈三两的写照。一个青楼女子,之所以被传颂,无外乎她有一种照人的光彩,我们惊诧她惊人的才艺,更敬重她的为人,一个敢于负责的人,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