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4月26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2:10 | 查看全部
1940年4月26日 汪伪国民政府举行“还都”典礼

汪精卫的母亲乘船到南京,日军到码头上迎接,并导演拍摄了这幅照片。
  1940年4月26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还都”典礼。汪精卫在典礼上讲话称,要与日本共同建设东亚。同日,汪精卫发表题为《罪已的精神》一文,表示要以“罪已的精神”,担负起和平反共建设的“责任”。
南京汪伪政府举行“庆祝还都典礼”。左侧为汪精卫政府人员,右侧为日本方面之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2:22 | 查看全部
1937年4月26日 宋庆龄等发起营救七君子行动

  1937年4月26日,宋庆龄、何香凝等发起营救救国会领袖入狱的运动,致书国民党中央并投文苏州高等法院,说:“有罪同受处罚,无罪同复自由”。这个运动是为4月3日,国民党高级检查院对沈钧儒等救国会七位领袖(七君子)提起公诉,以“危害民国”为名诬陷他们而发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2:36 | 查看全部
1935年4月26日 毛泽东之弟毛泽覃牺牲

毛泽覃像
  1935年4月26日毛泽覃在江西瑞金红林山战斗中牺牲。
  毛泽覃,湖南湘潭韶山冲人,1905年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192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1930年起,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委员,1932年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局秘书长。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2:51 | 查看全部
1926年4月26日 邵飘萍被杀害

邵飘萍像
  邵飘萍,中国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曾用名镜清、振青,笔名飘萍、素昧。浙江东阳人。1886年10月11日生。1902年入浙江高等学校,毕业后在金华中学任教。1911年赴杭州办《汉民日报》。因反对袁世凯,3次被捕入狱。1914年赴日留学,课余创办东京通信社,向国内报纸发稿。1916年回国,任上海《申报》驻北京特派员,先后写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深受读者欢迎。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向国内各报及外国驻京记者发稿。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同年与蔡元培、徐宝璜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聘为导师,主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学理论,揭开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序幕。1919年《京报》因刊载指责段琪瑞政府的新闻和评论被查封,他再次逃亡日本,任大阪《朝日新闻》中国问题顾问。旅日期间撰写《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书,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赞扬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秋回北京,复刊《京报》。1923年后在北京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学任教,讲授新闻采访课,撰写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京报》为讲坛,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于北京。邵飘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反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新闻界代表人物,在新闻采访、评论和通讯写作以及新闻学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是中国新闻史上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3:10 | 查看全部
1917年4月26日 贝聿铭诞辰

婴儿时期的贝聿铭坐在母亲膝上,右边是贝聿姐姐。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东而成长于苏州,17岁就负笈远涉重洋来美国求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设计。31岁的时候,他辞去了教师的职务,接受了美国房地产巨商泽肯托夫的邀请,开始从事商业住房的设计,之后又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他设计的项目,一些有代表性的,包括像美国国家艺术馆的东楼,约翰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还有巴黎罗浮宫的重建工程等等。他的这些建筑,被人称为是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也成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他一生得到过无数的荣誉,设计的作品包括像博物馆、艺术馆、办公大楼、钟楼,甚至还有摇滚音乐厅。贝聿铭设计的建筑物,遍布美国各大城市,在法国、伊朗、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也都有他的作品。
  贝聿铭现有三子一女,夫人也是当年的留美学生。孩子虽然出生在美国,入了美国籍,可是都起了中国名字,名字中都有一个“中”字,让孩子们不忘祖国。
  贝聿铭从事建筑设计近40年,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流建筑师。他设计的建筑物遍布世界各地,主要作品有40多座,其中有22座获奖。举世闻名的巴黎卢浮宫,也由他负责扩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他碰到的难题也是很多的。为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贝聿铭花了很多时间与香港英国当局有关部门反复交涉,终于使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全国建筑学院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金质奖章之后,1982年推选他为“最佳大型非居住建筑设计师”。他还获得了1983年国际普里茨克建筑学奖金。总部设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向他颁奖,表彰他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设计的形式多样、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有助于增进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了解。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
1964年,贝聿铭被选为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师。这是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左为杰奎琳)
贝聿铭为肯尼迪图书馆所作的第一份设计规划是以一座在环行庭院中拔地而起的截顶玻璃金字塔为特色。
1967年聿铭和爱玲(正中)在马赛尔布罗伊尔的曼哈顿住宅中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第一幢建筑:亚特兰大市“海湾石油公司”办公楼
爱玲和贝聿铭在波士顿的一个艺术展的开幕式上
1983年6月,贝聿铭与弗朗索瓦·密特朗在一起。密特朗直接选用贝聿铭负责整修卢浮宫。
设计大师贝聿铭貌不惊人,作品却令人叹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3:25 | 查看全部
1913年4月26日 袁世凯善后大借款

为袁世凯政府签订善后借款合同的五国银行团代表
  1913年4月26日,袁世凯为了筹集战争经费,压服、消灭南方国民党的势力,以办理善后为名,特派赵秉钧、陆征祥、周学熙等为全权代表,未经国会讨论通过,擅自与英、法、德、俄、日5国银行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合同规定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年息5厘,债券九折出售,八四实收,期限47年;偿还已到期的各种赔偿、借款、垫款后,实际到手的仅760万英镑,而规定47年还清之本息竟达到6789万英镑;借款以盐税、关税等为担保,并附条件:借款期内,中国不得向五国银行团以外的银行团借款;借款的领款凭单须有外国稽核员签押方能有效;中国聘用外国人参加盐税征收事务等。
  善后借款商议之初,因其条件苛刻,就遭到国民党及各界人士的极力反对。合同签署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全国一片斥责之声。黄兴及皖、赣、湘、粤4省都督通电责问,参议院也提出质问书。但袁世凯借口借款事宜曾于1912年底由临时参议院秘密通过,拒绝将此案交国会表决。
袁世凯政府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借款合同文本
强烈主张军事讨袁的皖督柏文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3:39 | 查看全部
1911年4月26日 清华大学建校

  历史悠久的清华大学是我国一所引人瞩目、令人向往的著名重点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叫清华学堂,是1911年清朝政府用美国“退还”的一部分庚子赔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清初时,现清华大学工字厅、怡春园一带叫熙春园,道光皇帝把这园子赐给他的五儿子奕FDB9,咸丰皇帝为此园取名清华园,又叫“小五爷园”。早在明神宗时,神宗的外祖父李伟的园子就叫清华园。“清华”二字就是由此得来的。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与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银四亿五千万两。其中美国分得三千二百多万两。1904年,经谈判交涉,美国政府决定将赔款的一部分,自1909年起至1940年止,逐年按月“退还”给中国,指定用于文化教育事业。1929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游美学务处,先后有四批学生直接派往美国留学。1911年4月26日,清华学堂正式成立,所有办学方法均照美国学堂实行。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了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国民党政府接管清华学校,将校名改为“国立清华大学”。翌年旧制全部结束,完成了从留美预备学校到大学的过渡。
  旧中国的清华大学,毕竟是建立在中国土地上,教师和学生毕竟是生长在中国人民之中,民族的苦难和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着他们的觉醒。师生们身上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因此,清华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解放前,清华大学师生曾向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的斗争。他们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三·一八”反帝爱国大示威。1935年,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清华人惊呼:“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由此爆发了划时代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清华学生成为当时中国学生运动中的一支主要力量,闻一多教授的“拍案而起”和朱自清教授“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传诵,在清华园山坡上,还建有他们的塑像和“闻亭”、“自清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清华大学于1952年进行了院系调整,并兴建了诚斋、立斋、强斋等数十座楼房;60年代又兴建了中央主楼;从70年代开始主要兴建教职员工宿舍。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工科大学,为祖国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3:49 | 查看全部
1861年4月26日 詹天佑诞辰

    詹天佑,字眷城,近代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专家。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1861年(咸丰十一年)4月26日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考取清政府第一批出洋幼童,赴美留学,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一科,188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不久,被清政府召回,派到福州水师学习驾驶。1882年任“杨威号”驾驶官。曾参加马尾海战,嗣后任广州博学馆,水师学堂外文教习。1888年主持修筑津榆铁路的滦河大桥,1894年被英国工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1905年至1909年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此后任川路公司总公程师,粤路总理。1912年任川粤汉铁路会办,协助孙中山制定十万公里铁路计划,并被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1919年1月,由美,英,法,意,日等国策划组成了监管中东铁路和西伯利亚委员会,他做为中国代表来到哈尔滨。任技术部中国代表,为维护中国主权做了坚决了斗争,不幸由于劳累病倒,同年4月15日离开哈尔滨回到武汉,4月24日病逝于汉口仁济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3:59 | 查看全部
1731年4月26日 笛福逝世

  在英国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中,笛福是第一个,他所写的《鲁滨逊飘流记》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至今是雅俗共赏的名著。
  笛福生于1660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以暴力取得政权,但是在笛福出生那年,代表封建反动势力的斯图亚特王室又在英国复辟,笛福出生于一个小油烛商人的家庭,属于中下层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反对斯图亚特王室的封建统治。笛福28岁那年,即1688年,资产阶级又赶走了斯图亚特王室,重新掌了权,他一面经商,一面从事政治活动,写下不少小册子。因为有的书和演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曾先后三、四次被关进监狱。59岁时,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是以一件真事为素材写成的。200多年前,有一个苏格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1704年9月的一天,塞尔柯克因为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古拉丁美洲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塞尔柯克心情很坏,但后来慢慢地习惯了。他捕山羊做食物,用木头和羊皮盖了两间小房子,拿钉子做针,把破袜子拆开来做线,用来缝东西。他在荒岛上生活两年四个月,1709年2月12日,一位英国航海家把他救离了海岛,塞尔柯克回到苏格兰后,经常在酒店里向人们讲述他不平凡的经历。后来,笛福就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此书。继《鲁滨逊漂流记》后,又写了许多小说,比较有名的有:《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罗克查娜》、《伦敦大疫记》、《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等。但他终生没有混入当时有名的文人圈子里。这些文人出身的社会地位比他高。他一生穷困,临死前为了避债不得不离家藏起来。
  1731年4月26日,在悲愤中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9:44:37 | 查看全部
精选大事件- 1861年4月26日 詹天佑诞辰
- 1911年4月26日 清华大学建校
- 1913年4月26日 袁世凯善后大借款
- 1926年4月26日 邵飘萍被杀害
- 1935年4月26日 毛泽东之弟毛泽覃牺牲
- 1937年4月26日 宋庆龄等发起营救七君子行动
- 1940年4月26日 汪伪国民政府举行“还都”典礼
- 1947年4月26日 南京大屠杀首恶谷寿夫被处决
- 1964年4月26日 我国与坦桑尼亚建交
- 1971年4月26日 宋子文病逝
- 1975年4月26日 胡志明战役开始
- 1982年4月26日 政协副主席沙千里逝世
- 1986年4月26日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 1991年4月26日 马拉多纳因携带毒品被捕
- 1996年4月26日 以色列和黎巴嫩达成停火协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