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下旬,驻闽部队5个团级单位分别与驻地人民法院签订法治共建协议。至此,福建全省70余个法院与驻闽陆、海、空、武警团以上部队按照就地就近、定点定向、作战部队优先的原则,结成的法治共建对子已达113对。
在开展法治共建活动中,驻闽部队充分借助地方法院司法资源,加强双方沟通、协调、交流,不断探索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新思路新途径。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对接”——
创新机制实现司法服务优质化
“永安市人民法院开通了‘维军微博’和‘维军微信’!”4月3日,记者用手机浏览这两个维权信息终端,只见涉军维权案件受理流程图、维权知识“小贴士”、涉军维权案例解读、网上法律专家维权咨询热线等版块和内容相继弹出,精美的版块设计和丰富的信息内容令人目不暇接。
以往涉军维权多侧重于事后处理、事后服务。为及时有力地指导官兵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军事法院不断前移维权“关口”,推动事后维权向主动预防转变,创新优化工作机制为军人军属依法维权搭建优质服务平台。
如今,既专业又贴心的“维军法官工作室”落户军营,直达末端收集涉法涉诉问题,排查矛盾纠纷隐患,把涉军纠纷化解在诉前和讼外;同时,“司法维军信箱”“军人军属优先接待窗口”“假日法庭”在军营相继开设,实现涉军案件处理“三多三快三及时”,即:多关心、多疏导、多调解,快受理、快审结、快执行,及时送达、及时开庭、及时裁判。
从“独立作战”到“要素整合”——
深度融合实现维权协作一体化
2014年,某步兵旅战士小应的父亲在石狮市与一家公司发生合同纠纷,在当事人无力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当地人武部协调政法部门和石狮市法院,专门为其争取到2万元司法救助金,为军属雪中送炭。像这样军地多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涉军维权工作的新局面,已在八闽大地悄然形成。
几年前,针对涉军维权工作中各单位沟通协调渠道不够顺畅的问题,部队和地方法院不断拓展领域范围,对各级涉军维权组织机构、职责任务、工作制度进行统筹协调规范,逐步构建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快速高效、军地一体的工作格局。
在泉州,军地双方不断强化维权体系建设,把地方公、检、法、民政、人保等部门纳入维权机构,地方法院先后在全市设立150多个法律服务工作站,携手军分区、市双拥办吸纳近3000家企事业单位加入法律拥军服务行列,建立起“协调便捷、横向互动、纵向联动”的军地联动维权工作平台。
从“临时突击”到“长效互动”——
资源共享实现法律拥军常态化
早春时节,龙岩市法院法官走进驻守当地的武警森林部队,为官兵开设法律知识讲座。法院领导向记者介绍说:“以往开展法律拥军工作,往往集中在建军节前后。如今,我们注重从提高部队官兵法治素养入手,在常态性服务中不断提高官兵处理涉法问题的能力。”
行走在八闽大地,常态化法律拥军亮点频现:各地法院通过选聘军人军属担任人民陪审员,以及采取短期培训、授课辅导、见习锻炼等多种形式,帮助驻军培训法律骨干;通过举办“法院开放日”军人专场、邀请部队官兵旁听庭审、编写“送法进军营”宣传手册、举办模拟法庭等方式,提高官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依法打击危害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社会氛围。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