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回复: 1

诗人艾泥:新诗应借鉴古典诗的发生方式(图)

发表于 2015-4-26 23:45: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诗人艾泥:新诗应借鉴古典诗的发生方式(图)
               2014年11月20日14: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手机看新闻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诗人艾泥于1968年11月8日出生在云南曲靖市。1987年开始写诗。青年时代与于坚、费嘉等著名诗人结识来往,遍读欧美、拉美诗歌,1989年以《八匹马》获云南省青年诗人大奖赛一等奖。2011年获山西独立诗歌奖,第三届高黎贡文学奖。他先后在《滇池》、《星星诗刊》、《诗神》、《诗歌报》、《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人民文学》等发表诗作。

  艾泥诗风优雅,朴实简练,内蕴深厚,常在平静的言说中隐匿着惊心之处。其独到的美学风格越来越受到中国诗坛的关注和认可。艾泥近年作品引入中国古典诗歌营造方式,把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机结合,赋予了汉语诗歌一种新的气象与活力。在他看来,新诗是“舶来品”,直接模仿西方诗歌而来,因此新诗与古典诗一直是“断裂“的。到了近几年来,一些诗人,如陈东东、白烨尝试将两者联系起来。“打通古典诗与新诗之间的道路还是不断有人在做。”

  在艾泥看来,新诗承自西方诗歌,而西方诗歌往往更重理性、重逻辑,追问寓意,动辄一些重大的命题,就如同莎士比亚“生存还是毁灭是个问题”。古典诗重天人合一,重意境,短短数字之间就营造出时间感与空间感。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由动到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种结构方式非常妙。他认为,新诗应该借鉴古典诗的这种发生方式,体会世界以及言说的方式。“核心是从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和形成方式上汲取养分。写出空间感和时间感。

  当代诗歌回归到关注“人”本身,具体到写作者个人,这一现象让艾泥非常赞同,认为是件好事,“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为什么能让我们切肤感受到,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首先是自己。”他认为每个诗人的创作方向是不同的,目标也不同。但有野心的诗人一定会为汉语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

(来源:深圳特区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10:38:03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