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7|回复: 13

[观澜心语] 拔“软钉子”要实起来

发表于 2015-4-27 21:0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5年04月27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21:06:33 | 查看全部
十八大以来,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央对作风建设抓铁有痕,久久为功。“门难进、脸难看”的情景已基本见不到了,广大干部急企业所急、想群众所想、解基层所难的态度和作风受到了普遍欢迎。但也要看到,有的干部面对前去办事的人,脸不失微笑,门始终敞开,可事还是难办。

  难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21:06:49 | 查看全部
 一难是你急他缓,错失良机。不管人家费了多大的劲,做了多少前期准备,也不管延缓会有多大损失,甚至将错失良机,对不起,一律得按“我”几个月讨论一次的规矩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不过是说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21:07:03 | 查看全部
 二难是死抠规定,照搬本本。尽管社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不合时宜的老办法不断被革故鼎新,可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始终局限在文件、条规之中。不愿意认识和研究变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敢于承担任何创新工作的风险,不善于把上级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21:07:18 | 查看全部
三难是信息不灵,交待不清。基层同志文件看得少,对办事的程序和要求了解不详细、资料准备不完整在所难免,只要接待的干部热情、耐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交待明白,许多重复劳动、无效奔波是可以避免的。但若心中无热情,眼中无群众,辛劳的是他人,方便的是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21:07:34 | 查看全部
五难是原则挂起,谋取私利。少数干部心态浮躁、心术不正,给好处乱办事,没好处难办事,什么党性原则,什么行政规范,都被淡化了。基层和企业对这种人敢怒不敢言,群众对这种现象恨之入骨。这样的人虽然数量很少,但影响极坏,败坏党风政风民风,损害改革开放大业,不可等闲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21:07:54 | 查看全部
 上述“难办”之事,群众谓之“软钉子”,有人直斥“不作为”。这里,或许有机制不够合理科学、责权不够明晰确定、流程不够优化简化的原因,但更有主观作风问题。或许也有一些能力不足问题,但更是深层的思想问题。本质上,依然是缺乏服务的自觉性,缺乏守土有责的主动性。而拔出“软钉子”,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正是作风建设继续深入的问题导向。这也正是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中央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原因之一。只有严起来、实起来,消除这些“软钉子”的土壤,才能让事快办、好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21:08:10 | 查看全部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27日 05 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21:08:26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7 21:19:32 | 查看全部
消除这些“软钉子”的土壤,才能让事快办、好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