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反映出了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上的狭隘和责任履行缺失,本文试就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一些浅见。
一、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缘起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是国家处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概念,是公司法学、管理学和伦理学规范的对象。按照美国著名管理者卡罗尔的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对企业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的期望,当一个企业的规模达到足够大的时候,它的社会责任就会凸显出来。而企业首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则是在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
中国正式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从2002年8月的世界经济会议开始的,之前这种强调也时常出现,但并未形成思潮,而之后的2006年,商务部曾以“中国企业,公司责任与软竞争力”为主题举办论坛,随后,中央企业开始公布“社会责任报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根植企业界。这是中国企业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深层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市场繁荣、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通过提供大量税收等形式履行了很大的社会责任。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只讲经济责任不讲社会责任的倾向,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只追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的行为。如过度开发、污染环境、拖欠工资、坑害消费者等等。仅“吃”这一方面,近年来,“黑心”粽子、“红心”鸭蛋和毒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责任是一种力量,不仅推动一个企业成长壮大,更将推进一个民族发展进步。一个有责任的企业不但要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因为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只有社会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才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和氛围。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一个长期奉公守法、善待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提升自己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无形资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现在,有的认为企业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能给社会提供产品、就业、税收,热心慈善事业就实现了社会对企业的基本期望,就算承担了社会责任。其实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反映这些方面,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企业是社会肌体的活力细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人类进步的推进器。和谐社会呼唤责任企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尚道德品格的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企业要以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规范自身行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有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制定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政策机制上对企业形成鼓励和约束。
二、目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
我国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还不完善,履行的方式等还十分不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社会责任履行总体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经营者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经济个体,而不是将其视为整个社会的一分子。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被认为是企业的惟一目标,从而忽视了企业的外部效益及社会价值,没有将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同时,在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化的大环境影响下,政府和企业往往忽视企业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评以经济指标为主,很少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标,也是导致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二)企业社会责任范围界定不清。在我国,有的学者把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相应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度的制定来强制推行的强制性的社会责任;第二类是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求的自发的社会责任。还有学者根据社会责任与企业关系的紧密程度把企业社会责任分成三个层次,即基本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的责任和善待员工)、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服从政府领导、搞好与社区的关系和保护环境)和高级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慈善捐助和热心公益事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的多样性与模糊性直接影响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正确的履行。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有着广泛的内容,不仅是通常的捐款赠物、扶贫济困、助教兴学等善行,还包括企业对员工与家属、对产品与服务、对节能减排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是企业成长与成熟的标志,是企业的尊严和荣誉。
(一)企业应维护股东与债权人权益
股东是企业生存的重要生命线,股东的认可是保持企业永续发展的根源,保障股东权益是公司的义务和职责。
企业应不断完善法人冶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建立以公司《章程》为基础,以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等为主要架构的规章体系,形成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为主体结构的决策与经营管理体系,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规范、有序。要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股东大会规范意见》等要求,不断完善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规则》、《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等一系列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要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除及时的披露法定的信息外,还应积极的进行自愿信息披露,确保股东享有其各项合法权益。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话咨询、公司网站、接待投资者来访等多种形式来保证投资者的知情权,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
企业应坚持诚实守信、规范经营,通过企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综合的实力迅速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的大大加强,可以为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企业应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积极构建与股东的和谐关系。企业应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每年的利润分配比例,让广大的投资者充分的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要按照规定派发现金红利,进行派送红股等分红方案,给股东实实在在的回报。
企业高度重视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经营决策过程中,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合同及制度,充分的考虑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向债权人通报与其权益相关的重大信息,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应维护好职工的权益
企业应视员工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把员工及其家人的幸福作为公司努力的立足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重视员工培训,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为员工创造、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
企业应认真贯彻新《劳动合同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较为完善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保险,确保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
企业应支持职工信仰自由,对所有职工不分民族、种族、国籍、宗教信仰、性别、年龄,在聘用、报酬、培训机会、升迁、解职和退休等方面一视同仁。
企业应严格执行劳动安全、环境和工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有条件的企业要稳步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系统建设,按照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有计划、分重点地生产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劳动保护,建立了完善的安全制度和严密的安全措施,根据工种、岗位需要,按期提供质量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劳保用品发放标准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针对女员工的生理特殊性增加健康检查项目,安排特殊工种职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一些高危企业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公司生产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等,同时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预案等,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企业应积极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制度,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企业要积极做好扶贫济困送温暖等内部扶贫工作。企业在内部应建立扶贫、助学、助困等基金制度,有效帮助有大病的职工、子女上学困难的职工等。
企业应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企业可以通过自办内部刊物和报纸,自办内部电视台等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和感召力。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大赛,将获奖、优秀作品专门展示;举办职工运动会等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每年举行不同规模的文艺晚会,在自娱自乐的同时提升员工的士气,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企业要维护好供应商和客户的权益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无论条件如何困难,都要竭尽所能保持产品质量,确保售出产品符合用户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始终以诚信回馈社会各方。坚持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企业信誉,确保企业产品在用户中有良好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巩固自身品牌,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企业应高度重视与主要关联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了中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企业应不断规范规范物资供应管理,努力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应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内部管控。
企业还应该加强措施遏制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反商业贿赂。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组织廉政教育培训班学习先进事迹,请专家做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召开监狱现场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示警,对关键领域进行效能监察,通过效能监察发现并堵塞管理漏洞,营造良好内部环境。
(四)企业应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放在生产经营的突出位置。应根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制定整体环境保护政策,指派具体人员负责公司环境保护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并为环保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和财力支持。 公司的环境保护政策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 符合所有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减少包括原料、燃料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消耗;减少废料的产生,并尽可能对废料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尽量避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料;采用环保的材料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料的设计、技术和原料;尽量减少由于公司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为职工提供有关保护环境的培训;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企业应尽量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应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排放污染物的公司,应依照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公司应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企业应定期指派专人检查环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对不符合公司环境保护政策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五)企业应做好公共关系和公益事业
企业发展源于社会,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要注重企业的社会价值体现,把为社会创造繁荣作为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承诺,以自身发展影响和带动地方经济振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充分考虑社区的利益,鼓励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协调公司与社区的关系。企业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加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社区建设、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公司所在地区的发展。企业应主动接受政府部门和监管机关的监督和检查,关注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对公司的评论。
四、对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的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企业优劣的重要标杆。履行社会责任,会让企业攀上多元利益的“金字塔”。 而有效、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关键是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并且,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还需要艰苦的人文建设,当然,约束企业自身行为的机制更需加强。事实上,目前具有优秀企业文化和发展思路的企业,确实在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作用日益显现。国内社会各界对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然而,中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及制度设计方面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要想让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还需要社会多方合力。笔者以为,还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一,加强社会责任的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有关政府机关及企业的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就社会责任问题达成统一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形成社会舆论的支持,同时有助于企业内部对社会责任认识的一致,保证社会责任的实施。
第二,改善企业的责任管理体制,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考核机制上,应该将社会责任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去。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出现企业承担越多而考核结果反而越差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能督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考核的压力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制定相关法规,对捐赠市场体系予以规范管理。一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尽可出台企业捐赠法规,明确捐赠管理细则。另一方面,要规范各类社会公益团体的行为,避免这些团体对企业提出过多或过分的要求,使企业捐赠行为真正做到自愿。同时,提高社会公益团体运营的公开度,使企业和员工捐的放心。
第四,进一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容。相关部门要界定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内涵和外延,明确社会责任边界,使企业明白什么是企业必须做的,什么是企业应该做的,什么是企业不能做的,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同时,又要避免一刀切,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逐步承担起社会责任。
第五,在企业内部,应积极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将社会责任落到实处。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立专门的、有权威的实施部门,将社会责任行为提升到战略层次,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形成系统行动。最后,通过有效的评价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