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玉器收藏首选
玉器收藏爱好者大多是从对玉器的喜爱而开始的,当他们从书籍、图册上了解到一些古玉器的相关知识后,便逐渐在古玩市嘲跌摸滚爬”,慢慢认识了解了古玉,并能初步分辨出什么是和田玉,什么是岫岩玉的。因此,本刊收藏专家建议,古玉收藏应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初入古玉收藏者最好从明清玉器开始收藏,特别是流行于明清两代的民间玉器。
专家们介绍,我国玉器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古高玉器(新石器时期、商代、西周、东周),汉唐玉器、宋元玉器和明清玉器几个具备典型特点的时期。其中,明清玉器集古今之大成,其阴刻、阳刻、浮雕、透雕、俏色,描金镶嵌无所不备,而且,线条婉转流畅,变化多姿,外表则润滑细腻,光泽柔和,做工精细,雍容典雅,其高超的雕琢技艺为历代玉器之最。尤其是清代的玉器,无论是从材质、品种、数量、加工技术和装饰纹饰上,都达到了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高度。
乾隆20年至24年间,随着和田玉石运输渠道的畅通,也使得大量和田玉材流入民间,集中在北京、广州、苏州、上海等地。当时,苏州的专诸巷,就聚集了许多能工巧匠创造了难以计数的优秀玉器。当时的和田玉走红,简直到了不容其他地方玉材插足的地步。正因如此,至今仍有许多小件玉器散落在民间。其中,动物生肖类的佩玩占了大宗,如人、马、鹿、猪、兔、鱼、蝉、鸳鸯等。其次就是各类装饰、手镯、翎管、戒指、环、钗、簪、及雕花玉片等。器皿用具笔杆、印章、拐杖头等等。由于这些小件民间玉器档次较低,往往为大收藏家所不屑,而且其价格也不是很高,因此对于初涉古玉器的收藏爱好者来说,不能不说这是收藏了解玉器的一条捷径。
专家顾问团介绍,细心观察明清玉件就会发现,明工与清工相比,只是用刀的粗疏简劲等几处不同,而明代早期技艺显然留有元代玉雕风格。同样,西周玉雕风格均由殷商变化而来,而殷商玉器又受中原龙山文化风格影响,龙山文化是由北方红山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汇集而成。这也是初学收藏鉴赏玉器者的必须掌握的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