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2|回复: 4

[打工讲堂] 富士康工人的出路在哪?

发表于 2015-5-4 08:32: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月25日,《富士康工资、工时和生产管理调研报告》发布现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富士康工人的出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潘毅(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改善富士康工人待遇

  我们有谈判底气

  我们一直以来关注富士康,是因为作为世界500强排名第30位的制造型企业,具有标杆性意义。试想,世界500强的企业都存在严重的违法用工,更遑论其他小企业呢?面对强势的用工企业,工人们到底有没有要求加工资的底气呢?

  我认为是有的。以苹果手机为例,目前在其整个利润分配体系中,中国工人仅仅占其中的1.8%,苹果公司有能力给中国工人加工资。此外,中国大陆已成为苹果手机的第二大消费市场,苹果不仅依赖中国工人,同时也依赖中国消费者。苹果公司靠中国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政策支撑才能跑到世界五百强的第五位,巨大的工业体系才能支撑苹果的更新换代。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底气向富士康和苹果公司要求重新分配利益。

  苹果公司曾经因为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强行要求富士康停止使用学生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普通消费者可以对企业用工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呼吁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富士康工人,为他们发声。

  卢晖临(北京大学教授):

  和谐劳资关系需要工会和工人共同努力

  目前,为富士康工人寻找出路大致有三种“想象”:一是,富士康的劳资问题要由苹果公司来负最大责任,要把苹果公司所占的利润大头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但是这可能需要至少一代人的努力,眼前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二是,为工人寻找富士康之外的出路,比如做生意、创业。但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农民回乡创业成功率并不高。富士康曾有“万马奔腾”计划,给予工人小额资本支持回家经商,收效不佳。

  最符合实际的出路实际上还是留在富士康这样的世界工厂。而这个工厂究竟是“文明”还是“不文明”,会影响到数以亿计的工人的命运。在世界工厂里,工人争取自己利益的途径就是要把工会工作做实。如果离开了工人,离开了工人和工会的共同努力,建成文明的世界工厂的梦依然只会是个空想。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国企时期,工会代表工人与资方作斗争的这一面基本没有表现,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度下,并没有真正的资方。所以工会的职能更多体现在为国家进行生产管理,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但随着私有制企业出现后,劳资双方利益有了实质上的分化,工会需要及时转变角色,从理念上来看,地方工会已经有了松动。比如深圳市长期处在劳资矛盾的尖锐对抗之中,深圳市总工会已经越发认识到要真正代表工人维护权益,转变成真正的工人组织。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地方工会和企业工会脱节的问题,企业工会和工人脱节的问题。

  宋磊(北京大学教授):

  “保障劳动者尊严”的社会理念亟待建立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体量是在不断壮大的,我们从主流媒体上看到的是祖国的欣欣向荣。但我认为,如果劳动者没有尊严,国家就没有尊严。如果劳动者不能发展,国家也不能实现本质上的发展。工人境遇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还是社会理念的问题。

  以美国福特公司为例,美国从福特制时期开始就是向去技能化发展的,这与今天的富士康“去技能化”是一致的。但美国与富士康的本质不同点在于福特制之下的工人工资是很高的,工资增长率跟劳动效率成正比。而富士康在选举、调休制度上“创新”,使得对员工的压迫更加隐蔽、更加深刻。福特制时期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背景固然与中国不同,但是亨利·福特个人的理想主义得到了当时一些精英阶层的支持,在一定圈子内形成了一种社会理念。我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也应该从社会理念角度入手,让一部分的社会资源有所倾斜。精英阶层内部形成“如果劳动者没有尊严,国家就没有尊严。如果劳动者不能发展,国家也不能实现本质上的发展。”的这种理念,再以理念来推动制度建设。(人民政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4 08:35:14 | 查看全部
没有出路,谈这个你得失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4 10:08:45 | 查看全部
富士康工人的出路问题也是很多面临同样困境的工人的出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4 10:09:00 | 查看全部
问好云飞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4 14:47:51 | 查看全部
资方和劳方很难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