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9|回复: 0

业精于钻的技术标兵 ——记新当选的无锡市劳动模范俞晓东

发表于 2015-5-4 15:11: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0岁的俞晓东,是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中心副主任。从一名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外行成长为技术标兵,俞晓东一步一个脚印付出了很多。特别是自2009年担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以来,他更是凭借过硬的业务技能和优良作风,较好地发辉了企业技术部门中流砥柱的作用。“五。一”前夕,这位技术标兵被无锡市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刻苦钻研练就过硬技术     俞晓东1996年毕业后进入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先后在结合剂车间、理化室、销售部、技术开发部、技术中心等部门工作。     俞晓东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对技术的浓厚兴趣,紧盯本行业的技术潮流,也关注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俞晓东在销售部工作期间经常蹲点在客户现场,熟悉公司产品在客户处的使用情况;在技术部门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新产品的开发、检测,从配方设计、小样制作、性能测试到现场试用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兢兢业业,不断重复,并取得一定成绩,使公司的产品性能保持在国内先进水平,也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新余钢厂冶炼超低碳钢,需要为210吨的精炼钢包配套超低碳的钢包内衬,对耐火材料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俞晓东广泛收集资料,经过多轮反复实验,研制了含碳≤4%的包壁、包底新型耐火砖,含碳≤6%的渣线低碳镁碳砖。由于试验充分,各项数据得到可靠的控制,新产品使用效果稳定,且显著优于竞品,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还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开发了钢包砖的一个新的类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勇于创新攻克科技难关     近年来由于钢厂冶炼条件变化,钢包包底内衬的负荷显著加大;多个钢厂发现,钢包使用到中后期时,挨着熔池的1圈包底铝镁碳砖出现异常侵蚀,成为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严重事故。原来的使用记录一贯良好的铝镁碳砖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提高材质也没有用。     俞晓东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经过多轮试验研制出新型的包底非冲击区用镁铝碳砖。把该砖送到中天钢厂试用,达到预期效果。后推广到韶关钢厂,也解决了包底的过度侵蚀问题。为恢复钢包包龄创造了条件。     新研制的包底镁铝碳砖具有原料成本低(吨砖降低423.36元)、生产工艺简化(省去预混炼工序)、模具损耗少、不易粘模的特点,受到工人欢迎。     目前该类包底镁铝碳砖已在福建三明等钢厂推广使用,可以为提高包龄,降低耐材消耗创作条件,有利于降本增益。     不懈努力结出累累硕果     在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方面,俞晓东一直以保持着较强的创新意识,在他的提议和设计理念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以下的一连串数字可以佐证俞晓东作出的不懈努力:2001年起和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新型粘结剂,取得成效。获得2003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3年开发的低碳镁碳砖在钢包渣线部位一次性寿命达到60次,达到当时的国内先进水平。2004年起参与组建工程技术中心。2006年开发的低碳镁碳砖在180吨转炉钢包渣线部位,使用寿命大幅提高,超过同时使用的跨国公司的产品的15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开发的的新型镁碳砖,取得技术突破(未见国内国际相似的报道),和原用产品相比质量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极端场合的侵蚀速度下降40%,成本也有明显下降。2009年又对该型镁碳砖进行了改进,在150吨钢包渣线部位使用寿命显著提高。现在该系列镁碳砖已成为本公司的主力产品。2007年研制的铝镁无碳砖应用于沙钢180吨钢包冶炼硅钢等超低碳洁净钢。经过多轮改进,无碳砖效果稳定提高。2010年研制的新型镁铝碳砖,和原用产品相比,消除了钢包内衬产生竖缝漏钢的危险。2011年继续改进,提高了保温性,降低了成本。2011年通过研究对公司的生产工艺作了调整,减少了镁碳砖的层裂现象,提高了镁碳砖的质量,而且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每月可节约原料成本十多万元。2014年主持研制了新型单机除尘器,显著的改进了车间环境,提高了原料利用率,每年可以节电12万千瓦时。     近三年来,俞晓东主持、参与了13个科技项目,形成23项科技成果,大部分研发成果都得以转化运用于公司各类产品的生产中,并形成批量生产,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达到31190万元,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达到28670万元,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达到29672万元,2014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达到35099万元,为企业创造了可观效益。俞晓东参与研发的项目,多数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行业领先水平,投放市场后赢得客户好评,其中“非氧化物复合低碳镁碳砖”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及“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其主要参与建设的企业技术中心于2010年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3年单独或合作发表论文3篇。近五年俞晓东参与申请了相关专利24项(其中23项为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授权16项(其中15项为发明专利)。其参与的2个科研项目获得了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以及无锡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张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