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解师傅当班我们特放心”
--记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生产分厂烷基化装置外操解恒江
□ 王秋
4月27日早8点,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的生产视频会上,公司总经理李天书,书记钱新华等领导为十名一季度明星员工颁奖。来自洗化厂生产分厂工艺三班的室外操作手解恒江作为操作明星走上奖台。不是因为他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因为他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重。
3月20日2点半左右,任烷基化装置外操的小解向往常一样在装置区里巡检,当巡检到烷基化装置E-2208A/B氢氟酸再生塔塔顶平台时,他习惯性地拿手电筒往上照了照,突然发现有一根管线有白烟飘出,走近些还能嗅出一种异样的气味。他立刻上前去仔细照了照,确认是北侧第二根出口管线焊口处有砂眼,氢氟酸正是从这个砂眼中冒出来的。这根管线里流得氢氟酸,属于高浓度化学品,如果溅到衣服上,衣服瞬间会烧烂;如果溅到人身上,瞬间皮肤会发生腐烂,后果不堪设想。毋容置疑,他立即向值班主任报告,主任王延海当即带维修人员赶到现场处理,从而避免了漏点进一步扩大,保证了装置安全平稳生产。第二天厂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当下奖励他300元责任心奖 。
其实,解恒江能在夜间发现这个漏点一点也不意外。他在烷基化装置早就是小有名气“名检”。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5年,共检查出隐患14项,为企业避免损失240余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排查出厂级隐患5项,名列全厂第二,厂领导转为他颁发特殊奖1200元。
按说“这个泄漏部位紧靠空冷管箱壁,且下方有一6寸管线遮挡,白天在巡检路线上即使抬头也很难观察到焊口,而且发现时泄漏量不大,能够在夜间及时发现漏点,足以证明小解的巡检质量和态度。”提到小解发现的漏点,生产分厂副厂长杨洋话语里满满的都是赞扬。
化工企业易燃易爆,有许多危险化学品。装置长时间运行,难免生“病”,难免出现跑冒滴漏,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但是人的技能有高低,敏感性有高低,责任心也不一样,出现问题如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装置就恢复正常,如果不及时发现,没准会造成停工、安全、人身事故或更大的损失。
可解恒江为什么总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
他说:“其实也没啥,就是多学习,对装置的脾气秉性多了解,巡检时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多听一听、多站一站。”
说来很轻松,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恐怕还真要下一点功夫。解恒江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某年解恒江从部队退伍后到洗化厂当消防队员和门卫的。2010年9月因工作需要从厂保卫部转岗到生产分厂烷基化装置。当时他一点化工的底子都没有,对装置各控制阀的阀门、工艺流程和原理、各种物料的走向等是一无所知。他望着这个塔、那个泵、这个设备,那条管线,想学,又无从下手,心里非常着急。分厂对转岗人员进行过七关培训,培训过程中,分厂张书记说:“装置就在那,塔罐、管线没有腿,跑不了,但是人是活的,只要有心,没有学不会的。”这句话对他的启蒙特别大,心结也一下子打开了,增加了学好装置的信心。他每天拿着操作规程去读,拿着应知应会去背,慢慢地了解了烷基化装置的工艺流程,懂得了装置的工艺原理,也背会了烷基化装置各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他每天拿着装置流程图,对照流程爬每一个塔,溜每一条管线,熟悉每一个控制阀的阀位。那段时间他每天都筋疲力尽,挥汗如雨,但是精神上却非常充实。渐渐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他对烷基化装置现场的设备管线越来越了解。有些实际操作技巧是书本上没有的,是一些老工人日积月累摸索和感受出来的。在日常的操作中,他虚心地向老师傅们咨询、请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一段时间后他对烷基化装置每条管线还都了然于胸,班组里的同伴们都称他为活地图。
有了这个基础,他一不留神,自己竟然总结了一套“四多”巡检法。叫:多走一走就是走遍装置的每个角落、不落下一条管线和设备、不留死角、不走马观花,做到真正的有效巡检;多看一看就是对设备的温度、压力、电流、塔罐的液位、尤其是重点设备多看一看,有问题及时汇报调整;多听一听就是,巡检带上听诊器,注意运转设备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多站一站就是遇到不确定的因素,判断不出来装置设备是否正常时要多一些耐心,多站一会,仔细观察,以免漏掉隐患,造成事故的发生。”
别人巡检一次可能10分钟,20分钟,解恒江巡检一次要30分钟或40分钟,由此人们还送他一个外号,叫“巡检磨叽哥”。他每次夜间巡检的时候都要带着手电筒,并且每个灯光照不到的地方他都要用手电筒去照一下,避免出现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责任心+认真+高技能,使小解炼就了一双鹰眼。今年一季度,小解排查出跑冒滴漏5项。分厂厂长郭永成说:“赶上小解当班,我们特放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