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5-4 21:36:58
|
查看全部
  为了提高大家听课兴趣,老师特设了一节体验课,教授将在教学现场为学员解决生活中或工作中遇到的烦恼。老师话音刚落,陈志武先生就一脸苦恼地走上了讲台。
  阿呆说:“我的公司有二位元老,一个叫文俊,一个叫文雄,他们自打创业就一直跟随着我攻城掠地,当初如果没有这二个人的支持,老板本人将会吃更多的苦头。今天,我的企业已发展壮大了,文俊和文雄虽然只有30岁,但他们对我未来的发展已经不太重要了。可是去年尾牙的时候,文俊和文雄竟然让我兑现创业阶段的一个承诺,赠送10%的企业股份给他们。赠送的原因是,他们二人曾经以半年不领薪水的方式帮助我渡过了一段难熬的日子。而且,这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也没有其他人在场,我完全可以不认账。但是,不认账将导致大量商业秘密被公开。文雄威胁的话是这么说的,陈叔如果您不认账,我们就只能举报公司的问题和您本人的问题!”说完阿呆以求救的眼光看着教授,他问:“我如何才能与文俊和文雄,安全的、友好的、和谐的分手呢?”
  施奈德教授故意停顿了一下,说:曾有记者问我的朋友李嘉诚先生,做人成功的要诀是什么?李嘉诚说:“我认为做人成功的重要条件是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而要做到这样的境界,只有诚信,只有说到做到。我答应的事,明明知道吃亏了都会做,这样一来,很多商业上的事,人家会说李嘉诚答应的事,比签合约还管用。”后来一位李嘉诚过去的竞争对手想开发一个巨型项目,结果这位董事长开出优厚条件诚邀李嘉诚合作,他的部下不解的问,“为何非得与过去的敌人李嘉诚合作呢?”这位董事长答道:“跟李嘉诚合作,合约签好以后你就高枕无忧,麻烦就没有了;而跟其它的人合作,合约签好后,麻烦才刚刚开始。”因为你一旦得到了李嘉诚的承诺,你立刻就能预见到未来的圆满而美好的结局。
  西方人认为:立约,是承诺要做的事情,如建立关系,给于财物,或进行交易等等。约定的另一种表述是:信用、规矩和传统等。因为“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要将约定的事以文字记载下来,这就产生了合同书、契约文件、备忘录等。不论是口头承诺和文字契约,都能带来一种秩序,使人们能够预见到事物的结果。而不遵守约定,其结果非常严重,轻则诉讼,重则阴谋陷害,武装械斗,直至死亡和仇杀。
  见阿呆已经惊得一身冷汗,施奈德教授说:中国有句古话叫“论言如汗”,汗指说出的话绝无挽回余地,就像身体流出的汗一样,一旦流出来了,就不可能再回到体内。正因如此,我们做人就必须讲究信用,必须谨言慎行。
  说到这里,施奈德先生给出了第一层答案“阿呆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接下来,我们再听听教授的下一个答案“兑现多少,比较合适”。
  柯克·施奈德教授走下讲台,与阿呆交换了角色。从现在开始教授扮演地产大鳄陈志武董事长,而陈志武则扮演文俊和文雄。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教授扮演:陈叔对文俊和文雄说,你们既然还肯叫我一声“陈叔”,这说明我们之间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坐下来协商,还没到“出卖朋友”的地步,是不是!因为你们即使出卖了老板,政府也不能帮助你们取得10%公司股份,而且一个男人一旦背上“出卖朋友”的恶名,他也就孤立无援了,没人敢跟他交往了。你们说是不是!
  阿呆扮演:陈叔的这番话,是告诉文俊文雄一个职业经理人“什么事情不能做”。文雄非常机灵的人,他赶紧代表兄弟二人向陈叔道歉:老板我们错了,请您给我们一个协商解决问题的机会,好吗?
  教授扮演:陈叔点了点头说,他们兄弟二人是公司的元老,也是有功之臣,那么,我该开一张多大数额的支票,才能买回你们手上的10%呢?请告诉我!
  阿呆扮演:“文俊沉着地看着陈叔的额头说,我觉得这张支票的数额应该由二个部分组成。”教授扮演的陈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示意文俊说下去。
  文俊接着说到:“陈叔,这第一个部分的数字应该填上1000万人民币。因为您带着我们到昆山打天下的时候,您投入的本金是70万港币,也就是说您当时承担了15万美元的投资风险。而我和文雄二人当时的月工资是1万元人民币,2004年年初您手头最缺钱的时候,我俩都是半年没有拿到工资,这就等于我们也投入了12万人民币本金,承担了12万的风险,所以您赠与的10%公司股份实际上是我们投资所得。”
  教授扮演的陈叔感叹地说,看来这10%的公司股份还真的就是你们应该得到啊,关键就看这一刀从哪里切了。文俊答道,“2005年尾牙宴会上,您亲口向全体员工宣布,公司净资产1亿7000万人民币,其中现金资产高达1亿人民币。当初,我们为了赚到这1个亿的现金利润,我们都是没日没夜的奋斗,也都流过血、流过泪,出过资,承担过风险,所以这1000万是我和文雄必须得到的。”
  教授扮演:陈叔问,这第一部分是1000万人民币的数额,这笔钱合不合理我把决定权交给在座的各位。请问你们的第二部分数额是多少呢?
  阿呆扮演:文雄说,自从我们进入房地产领域,为了低成本拿地,我伪造过政府管理部门的批复文件和领导的签字;与黑白二道合作搞过逼迫拆迁,不但打伤过人,而且自己也被打伤过;还有就是拉官员下水,给他们送钱、送女人和贵重物品。另外,我们在高档住宅建设中所使用的法国材料、西班牙材料和意大利材料,其实都是国产的冒牌货。我们所付出的这些努力,您该不该为我们搭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舞台呢?
  见文雄没有把话讲清楚,文俊赶紧补充到,“我们想在公司旗下,创办一家投资公司,请陈叔能将我们扶上马,再送上一程。”
  教授扮演:陈叔总结说,你们有二个要求,一是得到1000万现金,二是与我合作创办投资公司。说完陈叔转过脸,问柳传志先生说,“您看文俊的这笔账,能不能算得通呢?他们提出的要求合理不合理呢?”
  柳传志说:“文俊和文雄跟你的这笔账怎么算,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你们自己手里”,三言二语之间,柳传志轻松将球塞回到陈叔手里。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商人,儒商生财靠三大法宝:第一是人才,因为商道的本质就是投资于人,这里的“人”,除了指老板自己、公司客户、政府官员、合作伙伴外,主要指的就是自己的部下;第二是时机;第三是“仁”。意思是:懂得经商的人,要善于选择人才和选择时机,有了这两个因素,再加上足够的“仁”,便可以无往而不胜。
  施奈德教授问:什么是“仁”?柳传志答道:仁,就是自己想立,就应让人先立;自己想达,就应让人先达;使别人有所立,足以使自己有所立。仁的结果是达。达,是指四方通达,远近信之,人心归之。说到这里柳传志走到白板前写到:君子当成人之美。但是,对每个人来说,“美”是不一样的,一个商界领袖的“成人之美”,是帮助别人成就人家心里的“美”,而不是企业家自己眼中的“美”。
  三周以后,阿呆设家宴邀请文俊、文雄以及所有公司董事会成员。酒过三巡,老板陈志武端着酒杯对大家说,为了答谢文俊、文雄对公司作出的贡献,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出资1000万元与文俊文雄合资成立“力氏兄弟投资”,阿呆占30%股权,文俊和文雄占70%股权;董事长由力文俊担任,总裁由力文雄担任,陈志武只担任董事。另外,董事会还决定,奖励文俊和文雄现金1000万元。但是,兑现董事会决议的前提条件是力氏兄弟必须到李嘉诚创办的长江商学院读二年emba课程。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不过最大赢家是谁呢?韩非子说:“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意思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不必事必亲躬,但要学会放手。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想给聪明的读者留下一道练习题——请指出谁是最大的赢家?他赢在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