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回复: 0

“技能大师”变身“梦想导师”——济宁市劳动模范管振祥和他的创新工作室

发表于 2015-5-4 22:17: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管振祥是南屯矿副总工程师,扎根煤海30年,用平凡铸就非凡,他从一名普通的区队技术员逐步成长为集团公司“技术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济宁市劳动模范,目前拥有集团公司及矿级45项,省部级创新成果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以他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15项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矿相关部门验收并投入使用8项,累计节约各类费用一千余万元。
传道授业“圆梦”
“单靠一个或两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大批技术人员培养成优秀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集聚智慧,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如果有机会,我愿把我的所学和经验传授给大家”。管振祥这样想。
2014年6月,矿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管振祥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正好圆了他的“梦”。矿上投入专项资金,完善硬件基础设施,设置了项目实验室,配备了专用电脑、投影仪、办公桌等设备,为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创造了良好条件。
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先后开展各类培训累计96学时,不定期交流和研讨会30余场次,积极为职工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现场操作示范现场演示,并深入现场对职工的一些日常操作等进行指导,手把手地传授经验技巧,开展“巧解疑”技术攻关活动。他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并形成解决方案和相关标准,从而带动了工作室成员整体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是‘出高徒’创效益。”管振祥对于传授经验和技术有自己的看法。
“管总经常来我们车间进行现场指导,平均每个月都要来十多次,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技术人员耐心引导和指导,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矿机修厂技术主管谢翠红说。
谢翠红是创新工作室主力人员,作为技能大师管振祥的徒弟,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在管振祥的悉心指导下,迅速成长。她先后完成《垂直标尺在掘进巷道架棚和验收中的设计应用》、《新建巷道水沟模板的设计应用》等多个项目研究,相继为井下运输完成多条皮带机设计与改造、为井下SSJ型铰接托辊组连接方式进行了再设计,她本人先后荣获公司“学练树优秀岗位能手”、“巾帼建功标兵”、“ 十佳最美女职工”等称号,被推荐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骨干黄卓奇是连续多年的电焊工岗位操作示范工,对职工的电焊难题总是给予详细的解答和不厌其烦的演示,直到把职工教会,她总结的《异种材料火焰钎焊在焊接车刀的创新应用》操作法,被矿工会命名为实名操作法,她带的徒弟刘昆被评为矿第五届电焊工岗位操作示范工。
创新成果解难题增效益
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仅仅要继续发扬脏苦累跑在前、干在前的精神以外,还要学会去解决现场中的问题,去帮助职工们减轻劳动强度,带动他们创新创效,带领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振祥就是这样一位劳模。
“他们围绕矿井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成果转化等目标开展活动,坚持科技创新提效率、增效益,保安全,据统计,管振祥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设计制作的《自卸式单轨吊料箱》、《多功能高效皮带机切割机》、《组合式自动纠偏带式输送机》等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矿工会副主席刘忠告诉笔者。
据了解,创新工作室立足矿井生产实际,把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为创新工作室的主攻目标,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矿井生产效率。他们针对井下物料运输实际,设计了自卸式单轨吊料箱,实现了卸料自动化,提高了装卸效率,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针对回收锚杆螺母拆卸、更换困难的问题,研制了矿用锚杆螺母自动拆装器,减少了螺母丝扣损伤,提高了矿用锚杆的修复效率,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针对井下使用的废旧皮带条切割工艺和设备进行攻关,摸索设计出滚筒式多功能高效皮带机切割机,改造后刀具等配件安装牢靠安全,互换性好,适用于切割5米及以上各种规格的皮带,投入使用后工效提高近100倍,预计每年为矿节约钢材费用600余万元。掘进工作面“S”型拐弯皮带机的设计应用,有效解决了带式输送机的拐弯难题,减少了运输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累计节约生产成本500余万元;创新工作室围绕提高现场安全保障,降低设备故障率主动出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挥了创新工作室护航矿井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针对带式输送机拆装频繁、运行不可靠、皮带跑偏严重等制约安全生产的实际,设计制作了组合式自动纠偏带式输送机,确保了皮带运输机的连续安全运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们申请成立了以厂技术主管王东才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目前已创新四个项目成果,我们专门请管总给我具体指导”。矿选煤厂党总支书记王武昌告诉笔者。
4月23日,管振祥专门赴选煤厂对“王东才创新工作室”605#胶带输送机机头溜槽改造、浮选精煤灰分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二级浓缩机报警系统、液压动筛跳汰机排料电控系统改造等四项成果进行了现场指导,详细了解了项创新成果的设计背景、项目概况、关键技术点以及应用情况、取得的生产经济效益。并听取了使用单位对该项目投入使用运行等情况,耐心细致地给他们指导。“他们改造项目设计制造都不错,想法很好,再改进完善一下就很好了,等修改完善以后我再来验收一下。”管振祥说。
大家踊跃参与创新创效的热情让管阵祥很感动,他上报矿上,申请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生产的覆盖面,得到应允。于是,管振祥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对全矿各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本着“投入少、见效快”的原则,分别在机电科、供电工区、运转工区、选煤厂建立了机电创新工作小组,形成了点上有样板、面上全覆盖机电创新创效网络,逐步将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延伸到生产一线,带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创新创效的热潮中。
“我们设计改造的项目是35kV变电所I、III段SVC自动联网技术研究,改造前SVC每次停送电会造成矿井供电电压的波动,由6300V变化至5800V。电压突然降低的情况下会造成大型电机无法启动,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甚至造成供电事故,对矿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改造后可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频繁操作的减少避免了人员误操作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提高了安全供电的可靠性。”矿供电工区技术主管王庆春兴致勃勃地谈起他和他们供电工区创新小组设计改造的成果。“不要小瞧这个改造项目,SVC的自动联网技术使用后,使我矿的供电系统满足并优于国家电网对供电功率因数的要求,功率因数始终保持在0.98以上。本项目现已在35kV变电所应用使用近一年,使用效果显著。合计每年可节约资金200多万元呢。”
为更好地指导创新工作小组开展工作,管振祥向矿有关部门建议设置革新项目展览室,很快得到答复并落实,把工作室成员的技术革新成果、绝技绝活、小改小革等制作成牌板,图文并茂地进行展示,供广大职工学习观摩,推广应用,收到了较好效果。
目前,各种类型的矿级工作室也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建立起来,激发起大众创新,全员创效的热潮。(杜长芬 张建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