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回复: 0

时代领跑者

发表于 2015-5-5 21:33: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代领跑者
——记集团公司劳模颜卫东和他的创新工作室

劳模精神是引领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新时代的劳模正在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向知识型,创新创效型转变,成为时代的领跑者,南屯矿颜卫东就是这样一位劳动模范。
4月16日,笔者获悉,由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颜卫东领衔的“颜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山东省煤炭优秀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这一喜讯传来,振奋人心。
“截止到目前,颜卫东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累计为矿井创造近3000万元的经济效益。通过工作室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应用,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节支降耗成果明显,累积为矿井节约资金近1000万元。机电抢修服务队每年为矿井解决综机设备电气、液压故障60余起,缩短生产故障时间近200小时,地面抢修设备60余件,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400余万元。”矿工会副主席刘忠告诉笔者。
让我们一起走近颜卫东。
“我没啥大本事,可是我愿尽我所能,给大家传授自己的经验,为大家服好务,让大家充分利用好矿上给创造的这么好的一个平台给大家创造好的条件,展现自身价值。”。颜卫东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和平台为职工成才、创新创效开始了他的“导师”生涯。
去年4月,以颜卫东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了。矿上给工作室配备了专门的工作场所和研发基地,购置了笔记本电脑、投影设备、会议桌椅、拆检工具、综机元件模型等设备,购买了综机机电专业书籍50多本,采掘设备零部件图纸图册200余张,供工作室成员实践、学习、交流。他定期组织开展由高级技师、技师主讲,由各区队职工参加的培训班,采取课堂传授、穿插交流的培训方式,交流和讨论技术难点、创新点、工作经验等,不断提高职工专业水平。针对区队技术人员读图能力差的实际情况,开展提高阅读理解图纸能力培训班。针对南屯矿首次引进使用EBZ220掘进机这一情况,工作室及时对安装和使用单位的职工进行培训授课,普及EBZ220掘进机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以及解体安装的安全要求,安装单位比计划提前8个班完成了EBZ220掘进机的安装、调试工作。
工作室成立一年以来,已进行了近200个课时的业务培训,培训职工近320余人次,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理论基础,逐步实现了创新培训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颜卫东让劳模作用更好的发挥和弘扬,打造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将劳模的价值在与职工的互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和升华,涌现一批优秀技能人才……
在工作室的带领下,8人荣获优秀岗位能手、8人进入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库、2人进入集团公司优秀技术人才库,8人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工作室成员荣获集团公司创新“金点子”一项、“银点子”两项,南屯煤矿科技大会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所带领的36名徒弟均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4名职工担任了班长职务,6名职工荣获南屯煤矿岗位操作示范工,3名职工晋升为技师职称。
2014年7月8日下午3点,普采工区1606工作面,综采办技术员黄勇在现场例行检查综机设备及现场安全生产情况。
现场的职工们一个个汗流浃背,他们在回收胶带,相当的累。
当时,巷道距离运顺、轨顺比较远,全靠人工拖拽,工人装车靠人力一层层叠加。
“在现场看到伙计们这么辛苦的回收皮带,说实话,真是心疼他们,我就琢磨着设计台机械装置,既能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又能做到安全可靠呢,上井后我就找颜总汇报了我的想法。”
黄勇的想法得到了颜卫东的赞同和支持,他从方案设计到设备制造等环节对黄勇提出的这个组合式变频滑动卷带装置亲自指导和帮助。
机械装置在试验过程中,老是出现胶带跑偏现象。怎么办,黄勇很是苦恼。
同年10月16日下午,在矿生产准备工区车间,颜卫东在现场琢磨了一下,“你试试再设计个胶带纠偏器,采用上下¢89*1100平托辊,作为压带使用,¢59立辊作为纠偏胶带使用,这样能不能实现防止卷带过程中胶带跑偏情况的发生呢……”
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该项目通过矿有关单位验收并运用到矿1606普采工作面,效果良好。该创新成果采用全新组合分体式,便于装车运顺、井下安装的优点,研制了纠偏装置,防止卷带过程了胶带跑偏现象,胶带成卷回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告别了以往绞车拖拽、人工叠加装车的历史,减少了此项工作的用工人数。每次井下回收减少用工4人,地面二次卷带5人,还设计了滑道、滑轮利用巷道顶板一头高,一头低自然构造,胶带卷无外力外情况下,重物自然下滑达到胶带外运的效果,提高安全基数。胶带完好复用,仅此一项科节约200多万元资金。
这是颜卫东导师带徒的一个缩影。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颜卫东以职工专业指引、研究项目相辅的“导师带徒”活动,每位成员至少与两名职工签订创新师徒合同,传授技能、绝活。当井下设备出现故障时,工作室成员带领徒弟一同到现场进行故障处理,并把故障原因、判断经过、处理方法、预防措施等内容向现场人员进行教学讲解,带动了职工整体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工作室不定期开展相关工种技术比武活动,检验教育培训效果,对成绩优秀的职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优先推荐参加各类评先树优活动,极大的调动和激发了职工练技能、强本领、争当技术“领头人”的积极性。
颜卫东的徒弟赵磊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力人员之一,现任矿综机维修中心副主任,他曾多次被集团公司和矿授予优秀技术能手、四优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被评为全省煤炭系统优秀班组长。他所管理的电修车间,曾连续三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创新示范岗,还被评为山东省煤炭系统金牌班组。他还对不适合矿井生产的10余项国内外设备进行改造,基本实现了设备零配件国产化,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每年为矿节约了大量维检资金。设计的“CZT-60型液压泵、马达综合试验台电控装置设计与安装”获得矿第十三次科技大会二等奖,设计的“采煤机振动测试仪的改造”获得矿第十三次科技大会革新奖……
如何围绕矿井发展、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安全生产、节支降耗等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小改小革等创新创效活动,将先进技术、方法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颜卫东作为创新工作室组长,工作尽心尽责,时刻以劳模工作室为重,不断督促成员开展项目创新,提出小改小革项目,努力致力于矿井综机设备的技术工艺创新研制工作。
由于矿新引进的立柱、千斤顶只能在生产厂家做地面空载试验,下井使用后经常因工作压力升高或其他原因造成油缸泄露、缸体损坏、密封破损等,经常多次出现一个生产班重复更换同一油缸的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生产。颜卫东发现这一现象,立即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进行现状分析,发现空载试验的压力达不到现场要求,需要加大测试压力,试验时要进行全程任意点位置的加载试验,才能全面测试油缸承压能力、合格情况,根据项目分析研究,颜卫东制定了项目可行性报告,指定项目专项负责人,逐步实施项目。
研制出该项目后,进行了成果验收,由于当时项目设计后并不完善,项目验收效果不理想,颜卫东立即组织成员进行了项目二次分析,把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根据现有场地条件,对立柱、千斤顶全程加载试验台结构件进行了重新布局固定,液压管路进行了重新布置,增加了液压管路分路装置、每一条液压管路都进行了明确标示,防止使用人员的误操作,对电气管线也进行了重新铺设,更符合现场实际,经过进一步的改进,立柱、千斤顶全程加载试验台布局能加合理,试验思路更加清晰,使用效率得到提高,顺利经过矿第二次验收。
在矿井的正常生产中,使用的废旧锚杆回收后弯曲程度不一,各式各样形状都有,许多锚杆本身材质及螺纹并未受到损坏,如果经过整形之后还能再次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能大量的减少生产材料成本投入,减少锚杆费用的支出,增加我矿成本利润,增加修旧利废的强度,从而保证矿井的安全增效发展。
颜卫东根据这一生产情况,积极进行项目分析,对现场进行项目调查,发现原有的锚杆拉直机拉直效果极差,而且近三分之二的废旧锚杆不能拉直,只能对两端都带有螺母的弯曲程度不大的锚杆进行拉直,造成了大量的废旧锚杆的浪费。颜卫东根据旧锚杆拉直的本体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旧锚杆拉直机拉直油缸过小,拉直力达不到规定要求,锚杆锁头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颜卫东发现这些问题后,每天和工作室成员跑现场、收集数据、研制创新方案,每天都对锚杆拉直机加工件进行模板加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对锚杆拉直机有了一个大体的设计思路,颜卫东又对锚杆拉直机进行工艺创新,增加了锚杆压直功能,对锚杆端头的锚固剂进行压碎清除,省时省力。对锚杆拉直机进行结构上的改造,能对两端头有无螺母的锚杆均能进行拉直工作。并对操作台进行设计,重新布局了液压管路和电气管线,增加了溢流阀,保证了液压系统的安全压力。经过颜卫东的设计研制,新式锚杆压直、拉直一体机成功的进行了验收,验收后工作效率得到3倍的提升,锚杆回收利用率增加值90%,该设备得到了矿领导和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图为颜卫东在指导徒弟的场景,图中为集团公司劳模颜卫东。(杜长芬 顾士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