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头上的安全帽、嘴上的口罩、身上的安全带、手上的焊枪、四溅的焊花。寒冬时节,高空作业的她拉下口罩,露出清秀的脸庞,额头上有一层细密的汗珠。
她叫张红收,是中国石油一建公司102工程队唯一的女焊工。
作为焊工,履行职责从不打折
张红收38岁,参加工作16年来东奔西跑,但从没在责任上缺失过。
在一建公司承建的库尔勒项目45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施工中,102队承担着合成氨装置液氨罐组对焊接任务。液氨罐采用低温钢材和低温钢焊条,焊接难度极大。为保工期,每名焊工每天要完成至少10米焊道。作为女工,她与男工一样,从没特殊过。一次,她接下液氨罐封口板组的最后一道焊接工作。她心里明白:如果不如期焊完,将延误次日罐体提升和圈板组对,造成窝工。同事们陆续收工了,她却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
作为女人,重任在肩坚忍不拔
一天吃完午饭,张红收胃疼得厉害,可她瞒着同事没吭声,仍走向岗位坚持着。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时,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下我心里踏实了。”张红收说:“女的比男的有耐力,坚持就是胜利!”
张红收个子不高,在工作中常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立缝焊接,上下脚手架,她比别人吃力;环缝焊接,她要踩着垫脚物才能正常施焊;每天所需的200余根焊条,她要往返2公里路程去取。“咬咬牙就挺过来了!”她用如此简单的话语概括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方法。
正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她在液氨罐焊接中取得了焊接合格率100%的优异成绩。
作为母亲,生活艰辛都是为家
张红收老家在河南顾县乡,上有年迈父母,下有9岁孩子,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为了给家多汇点钱,她生活节俭。毛衣被焊花火星烧坏了,她自己织补,实在不能穿了就拆了用旧线重新织。一件毛衣,她整整穿了8年。作为女人,她从不用化妆品,几乎没有买过水果。这一切,全是为了千里以外的家。在同事们面前,她永远是那个言语不多、埋头苦干的张大姐。当记者问她对家的感受时,她再也控制不住眼泪:“总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孩子。”
无言递过一张纸巾,我的眼眶有些湿,并在近距离感受着她内心深藏的那份情感。张红收就是我们身边许多炼建女工的缩影!(王进)
地址:河南洛阳关林中国石油一建公司
邮编:471023 电话:0379―65972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