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东滩矿自主设计制造的一套胶靴烘干设备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多年以来该矿井下职工胶靴无处晾晒的难题。
由于职工浴室内环境潮湿,职工升井后胶靴在更衣箱内很难晾干,极易带来脚部疾病。为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难题,东滩矿利用矿井废旧物资自主设计了这套胶靴烘干设备。该设备由576个烘箱组合而成,以电厂废气为热源,利用烘箱底部的暖气管道烘干胶靴,潮湿胶靴可在六小时内完成烘干,能够为2200多名井下职工提供烘靴服务。同时,通过热控制装置,烘箱热源到胶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40度左右,使胶靴受损程度降到最低。
据了解,胶靴烘干设备由该矿后勤服务中心负责设计统筹,水电暖中心负责效果实验,机修厂进行烘箱加工。设备安放在职工浴室两个天井内,这里原先是一块露天空地,有些井下职工经常将胶靴拿到这里晾晒,除了经常发生错拿情况,遇到下雨天气靴子便会遭殃。如今,该矿将天井顶部封上了玻璃,井下职工当班升井后将胶靴放到烘箱进行烘干,一下班便可穿着干爽的胶靴下井,被矿区职工亲切地称为“烘靴神器”。
“以前,穿着冰冷潮湿的靴子下井干活,不仅不舒服,还极易引发脚部疾病。现在,有了‘烘靴神器’的帮助,我们井下职工的靴子‘热乎了’,干活也舒服多了。”该矿掘进二区职工吴风雷感慨道。(梁广辉 孙兆峰)
编后语:对职工职业健康的关注和爱护是矿井发展的一件大事。该组图新闻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东滩矿自主设计制造胶靴烘干设备”这一新闻事件,开门见山地亮明了“井下职工胶靴无处晾晒、常发生错拿情况、易引发脚部疾病”等一系列难题得到解决,让人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矿井坚持“以人为本”,从细节处关爱职工身体健康的温情呵护。文章用对比的手法,写明了新闻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并交代了胶靴烘干设备的创新创效“闪光点”,同时用职工口语化的表达和不同角度的图片,进一步烘托了该设备从研制到使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举值得其他单位参考和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