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矿井生产筑牢后盾
——鲍店矿机电工作会战周年回眸
煤矿有句行话: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
在鲍店矿,2014年3月份空缺了一年多的机电副矿长终于配齐到位,然而机电欠账却摆了一大堆:吨煤电费16.48元,位居全公司最高,距指标红线仅差2分钱;再看机电系统,原本是张网,如同人体的经络和细胞密布全矿,却自成单元,独自作战,不成一体埋下了矿井供电和运输提升系统的各种隐患……
当时刚刚走马上任矿长、党委书记的安满林说:“看到皮带机道淤满了几年都没有清理的煤泥,夜里睡觉都冒冷汗。”调任副矿长、现任矿长的辛忠玉第一次到装载提升系统,就被堆积的煤泥水灌满了靴子。从公司机电部到矿任职的机电副矿长马刚,作为年轻的老机电,更是深谙其危。
“再也不能这样干。”“再也不能这样管!”从矿到区队,从干部到群众,一起发出了这样的呼唤。于是,一场以管理规范化、工作标准化、设备高效化为主要内容的机电会战,在全矿打响。
要自尊,先自强。打铁还得自身硬
强,就强在技术和作风上,上文明岗,干标准活。
业余培训、脱产培训、导师带徒、技改小组、技术比武,等等等等,各系统有各系统的规划,各工区有各工区的招数。为解决教学针对性,运转工区将技能大师集中起来,自我培训授课,由“饿补”变为“需补”,一些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也拿起了笔,课上不明白,课下继续刨根问底;供电工区面对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将有志学业务的10多名工人大学生充实到维修班,拜师学艺,促其成长做表率。
作风培养如影随形。机电系统岗点工多,只要发现有自建“卧铺”,一律按坐岗、睡岗严肃处理。去年4月至今,落实到干部和职工人头的罚款就达8.4万元。皮带机道是整治的重点,集中人员力量打歼灭战,4个月1.3万米皮带机道得到彻底清理,将卫生承包段划分到班组到个人,机道整体形象焕然一新。
好队伍看作风,好作风靠制度。自去年以来,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加和完善,仅实施细则和考核细则就增加了9项。
脱胎换骨,才能强“细胞”通“筋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鲍店矿领导非常清醒,机电会战启动之时,就制定了“修、改、代”的方针,并坚持下去。
修:去年至今年4月,一年的时间,维修设备181台,矿井维简费用完成3294万元。
改:系统改造,优化合并系统组合,减少零星岗点,加强中央控制系统操作。井下5304变电所优化合并后,回撤变压器两台,开关16台,转移安装电缆3000米,减少空载能耗节电2276千瓦时/月。井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是矿井开展“三减三提”工作的关键,增建两处洁净水复用仓直接打入管路成为生产用水,复用矿井水2400m3/月。
代:更新换代。井下中央泵房更换高效泵、采用双管路排水,就此每天排水时间由过去的两台泵累计不少于26个小时降低为单台泵21个小时,年直接节约电费30万元。引进集团公司首台永磁电机,去除了更换润滑油、检修齿轮箱等工序,节能20%,年节约维护成本30万元、节约电费63万元。
更新改造,使全矿机电系统设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功能逐步完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大提升,机电系统再现英姿。
侍若“千金”,精心才能精准
如果把机电会战比作一场战役的话,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操作就是支撑和取胜这场战役的“卡秋莎”,像“千金小姐”一样曲尽奉迎,赔尽了小心。
优先供应好设备、新设备;优先抢修;优先技术服务——“三个优先”把全矿机电系统干部职工的精力与智慧聚焦到一个目标。井下中央水仓引进新型大功率水泵后,曾闲置一个多月无人过问,马刚一句限时解决,当天更换投入使用;电气系统保护系统电子模块多,电子感应信息反馈灵敏,但是排除故障却是复杂的事情,各区队会聚技术能人进行应急处理。副井东西车同时出现安全回路保护发生作用,更换电机后就立即恢复,原因却查不出,高级技师李洪启与刘来印一起在现场蹲了三天,原来是电机的继电器辅助接点接触不可靠所致,问题一得知,立即淘汰了该型号电机。
机电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马刚建立了QQ群,半夜里想起问题,也会发到群里安排和交流。去年至今,他们对9042台设备进行全面清查,从设备进矿、投入使用、维护维修保养全过程电脑建档监控,实现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发挥其应有效能。
主井装载系统皮带机滚筒过去两三个月就因油路问题烧坏更换,虽然制定了多种定期加油制度,依然不得法,他们设计了自动加油机,将人工加油改为自动按需加油,现在使用一年多了,滚筒依然正常运行着。
抓住问题不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你有情“她”也有义。去年至今,鲍店矿机电设备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责任事故同比降低了40%以上。今年一至四月,主副井实现了“零事故”的历史性突破,而去年的这个时候都还在为3个小时的事故怪圈头疼。
干机电,干的就是质量和使命
主井承担着矿井煤炭的提升,如何保证足量提升一直是所有矿井技术革新的焦点。
箕斗提升时启动、加速度、减速度都是无法更改的,最终他们将思维瞄向了箕斗的阀门开启上,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论证,终于挤出了“一秒钟”。提升一次节省一秒,一天就可以多匀出12次的提升时间,一次提升12吨,每天就可以多提升144吨,同样的煤炭产量扩大了提升效率,还减免了电费消耗。
更换皮带托辊,过去都是三人一组,两个人负责把皮带托起,一个人负责拆装更换托辊。今年1月,聪明的职工自行研发了依据千斤顶原理制造的托皮带架,现在更换托辊一个人即可完成,这个小发明正申报国家专利。
创新无止境,管理有潜力。马刚说,“三减三提”机电专业是主阵地,“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争一流”目标不变,机电专业会战依然任重道远。
机电管理的难,还有防止人为制造上的难。去年以来,鲍店矿对周边村庄乱搭乱接偷用电现象进行了彻底清理。今年,他们又对家属区进行了清查,对74户电路进行了整治,并给予了每户500元罚款。
强“细胞”,通“筋络”,壮“体魄”——一年来的实践证明,鲍店矿机电会战目标达到了。2014年4月至到今年3月份,累计完成吨煤电费11.96元,比去年4月份下降了4.52元,节约电费2892万元;机电事故率同比降低了45%以上,曾作为管理难点的主副井提升系统,今年前4个月实现了事故“零影响”。一个脱胎换骨、充满活力的机电系统正像一只无影手,有条不紊地调控运转在井上下。(房增华 丁宁)
编后语:煤炭工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机械化。不管是人工结合简单的机械化生产,还是现代化的综合机械化生产,抓好机电工作,对于保证煤矿的正常安全生产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作者以“鲍店矿机电会战周年回眸”为新闻点,一句“煤矿有句行话: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的开篇语,既点明了新闻报道的主旨,又很快拉近了读者与矿井机电会战“大军”的距离。全文语言风格生动鲜活,所举事例贴近矿井安全生产实际接地气,通过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等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让机电工作这一原本略显枯燥单调的新闻报道内容变得具有多维度、富有立体感,有效发挥了通讯详细深入、生动形象的报道优势。在集团公司“大众创新 全员创效”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兖矿集团网期待更多的作者、受众拿起手中的笔,深入挖掘工作生活中集众智、汇群力,开展“双创”活动,深入推进“三减三提”的好做法、好经验,以灵活多样的新闻报道形式在网站进行刊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