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古代科举考试相关制度(下)
明清科举考试怎么考?也就是考生怎么样参加乡试。这方面的记载很少,在影视剧中有所反映。大家很熟悉现在的高考,几十个考生在一个大教室里面考试,考完一科后,中午考生可以去饭店或回家吃饭,晚上在家休息,第二天接着考试。科举考试和现在的高考大不相同。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误区,科举考试不是写一篇文章就了事,要考很多科目,考试多天,这一点和高考没有区别。
参加乡试的考生,进入考场前要被搜身,自然是防止夹带。明代考试的考场叫做贡院,一旦进入考场,考生就如同进入监狱,失去自由。每个考生有一个独立的考舍,考生享受小单间,挺美!如果你是考生,绝不会说美,那就是一场痛苦的煎熬,体力的考验。
考生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入考舍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吃喝拉撒睡都在考舍里面。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几天之后,考试完毕,考生才能走出考舍,重获自由。一场考试下来,考生不瘦10斤才怪。
清朝曾经发生一起乡试舞弊大案。一名浪荡公子,平时不学无术,简直就是一个白字先生。考试成绩公布,竟然这位公子高中,并且名列前茅。很多人表示怀疑,认为考试存在舞弊,这么差的考生不可能考中。平时学习差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这种事例也有。不能绝对说人家就作弊。最关键有一个证据,在考试的那几天,有人看到这位公子还逛大街。考生进入考场,直到最后考试结束,中间考生根本出不了考场,怎么能够逛大街。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位公子根本没有参加考试,有人替考。事实的确如此!朝廷通过调查,重新阅卷,发现那次乡试有100多名考生存在舞弊行为。震惊朝野!
在《乔家大院》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乔致庸到省城太原参加乡试,他的哥哥突然病危。乔家立即派人到太原找老二乔致庸。乔致庸正在参加考试,仆人见不到乔致庸。仆人只好在考场围墙外大喊大叫。乔致庸听到大哥病危,心急如焚,决定放弃考试,立即回祁县老家。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考试没有结束,考生想提前退场,门也没有。考场有很多官兵守卫,自然不会放他离开。吵吵嚷嚷,最后惊动了主考官大人。主考官问明原由,也很为难。一面是朝廷铁律、考场纪律,另一面是人伦孝道。怎么取舍?最后,主考官还是甘愿冒很大风险,敢于承担责任,破例同意乔致庸离开考场。这样做,主考官风险很大,一旦出了问题,有人告发,吃不了兜着走。故事的真伪,没有必要考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绝不允许考生中途离开考场。 |